第八十章 秦郑之好(第2/2页)

淮扬长江水师就停在蕲州城外,当晚,便派了最快的哨船,将条约昼夜兼程地送回了扬州。朱重九正在为吴良谋辜负自己的密令,断然放掉陈友谅而郁闷。待再看了后者和逯德山、刘魁逼迫徐寿辉签署的《荆州条约》,顿时气得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好,好个吴佑图。好个二十三条!你可算是生不逢时!等朱某把海路探出来,肯定让你去大展宏图!”

苏明哲正在旁边处理淮安军的内部事务,听自家大总管笑得古怪,心脏悄悄打了个哆嗦。赶紧放下手头公文,低声劝解,“主公,主公息怒。吴佑图年青气盛,做事难免莽撞。等蕲州那边的战事结束,主公将他调回来狠狠怎么收拾都行,千万别因为一时之怒而……”

“你自己看!”朱重九将吴良谋和逯德山等人炮制出来的盟约底稿丢给苏明哲,继续大笑着摇头。“连法外治权都想出来了,亏得咱们与徐寿辉还是一国之人。要是去了非洲,少不得他也会整船整船往外拉黑奴!”

“一国之人?”苏明哲接过盟约底稿,满脸困惑。在他眼里,自己和徐寿辉根本不属于同一国度。但这么多年来,他也逐渐习惯了朱重九一些思维方式,很快就明白对方所说的国,指得是整个华夏,而不是如今每位诸侯所占据的地盘。便笑了笑,将目光慢慢扫向盟约上面的文字,一边看,一边低声点评,“徐寿辉既然答应退位了,并且还带头承认《高邮之约》,咱们这次用兵的基本目的就已经达到。至于其他……”

目光继续从其余的文字上扫过,他也迅速皱起眉头,“这?过了,过了,真的有些过了!不过徐寿辉居然也肯接受。唉,虽然有些过了,但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估计外边也说不出些什么来!”

“是啊!”朱重九接过话头,轻轻撇嘴,“谁敢说什么闲话,咱们吴都指挥使还可以打上门去,割了他的舌头,焚其书,毁起史!”

也不怪他义愤填膺,吴良谋逼迫徐寿辉接受的东西,与朱大鹏记忆里的西方人对东方的殖民统治非常类似。然而另外一个时空的殖民统治毕竟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而淮扬人和蕲州人,却同为炎黄子孙,彼此间连语言习俗都一模一样!

但同一件事情在苏明哲眼里,却是完全不同的观感。“主公莫非觉得吴将军对徐寿辉过于苛刻?请恕老臣不敢苟同。徐寿辉原本就是一具冢中枯骨,如果没有主公庇护,恐怕连三个月都活不过。如今非但能保住性命,并且还能继续对南派红巾的其他豪杰发号施令,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结果。”

“至于荆州百姓……”见朱重九眉头依旧皱得紧紧,苏明哲继续小心地开解,“虽然三个旅的粮饷辎重要着落在他们头上,可比起徐寿辉大修宫室,没事就瞎折腾,还是要轻松许多。并且有咱们的人在旁边盯着,今后荆州各地的官员吃相也会多少注意些,不至于主动把百姓往咱们这边推!”

“也倒是!”朱重九继续摇头,脸上的愤懑却一点点变成了无奈。大总管府早就不再是他一个人的大总管府了,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他还能让自己的意志无条件地得到执行。但这个他亲手缔造的怪兽,已经渐渐有了其自己一套的行事准则。里边中的每个人,包括对最为忠心耿耿的苏明哲,也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再对他唯命是从。

这种变化,让朱重九越来越不舒服。但这种变化,却会令淮扬大总管府越来越强大。作为一个众多思维碰撞和综合出来的整体,它不会被任何感情所左右。它只会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路去走,哪怕这条路两边躺满了尸骸。

正感慨间,却又听见苏明哲笑着说道:“主公仁厚宽宏,乃天下万民之福。然而主公早晚会跟天下豪杰放手一博。不流他们的血,就得流咱们这些人自己的血。倒是吴良谋弄出来的这个条约,看起来别出蹊径!至少,如果真行得通的话,将来可以少死很多人!”

注1:秦郑之好。秦国派兵马替郑国守城,然后就准备趁着郑国不备,夺取整个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