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乱战(中)(第3/5页)

“轰隆”一声,宫门紧紧闭拢,映入耶律雅和罗冬儿眼中的最后一幕,是罗克敌手持长枪大杀四方的英姿。

两根沉重的门闸一压上去,萧绰立即吩咐道:“把皇上放下!”

她匆匆撕开皇上的外衣,只见箭簇被锁子甲紧紧锁住,这时心惊手软,竟然拔不下来,萧绰也顾不得这时滴水如冰的严寒天气,立即连皇上的暗甲连着箭一起脱下,只见耶律贤左胸口高高贲起一块,颜色乌青,中间一个箭洞,竟无鲜血流出。

萧绰倒抽一口冷气,也不知毒气是否已经攻心,立即自腰间拔出小刀,在耶律贤胸口划了一刀,便俯唇相就吮起毒血来……

宫门一关,庆王便知大势已去,当机立断,急喝道:“退,某等出城!”

众叛党得令,如潮水一般向宫城外涌去,冬季严寒,地上有一汪鲜血已经结了冰碴,庆王不曾注意,脚下一滑,手中弯刀失了准头,罗克敌一枪如毒蟒穿心,便往他的胸口刺来。

庆王众亲信一见吓得亡魂直冒,奋不顾身地往他身边扑去,同时大叫道:“王爷小心!”

“王爷?”

罗克敌心中打了个突,目中忽地闪过一丝无人察觉的诡异神色,他脚下一滑,本来势在必得的一枪忽然也失了准头,他左膝一屈,勉强站住,沉腕压枪,只听“噗”地一声,锋利的枪尖便刺进了庆王的肩头。

庆王大叫一声,踉跄退了几步,被几名心腹挟持着脚不沾地的向五凤楼外跑去。五凤楼外一片混乱,赏灯的皇族、贵族东奔西跑,戍守的枪兵像一群没头苍蝇,又有二十多名骑士赶着百余匹健马,在五凤楼门前往返疾驰,但见有士兵阻路,迎面便是一刀。

庆王等人匆匆赶到楼前,一声唿哨,纷纷翻身上马,撇下苦战断后的敢死之士看也不看,便沿御街呼啸而去,蹄声如雷,震动天地……

……

“把船拖过来,拖过来!”

焦海涛站在岸边跳着脚儿的喊,皇甫继勋、耶律文等人站在一旁神情各异,李煜在大队官兵的保护下站在江南书院门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来来回回地走着,等着消息回报,失魂落魄的折子渝站在岸边及膝的浅水里,反而没人去注意她了。

那具冒着烟的画舫残骸被拖到岸边,几名士兵立即跳上船去试图搬动垮塌的焦黑色木头,那些木头还在冒着青烟,浇了几桶水上去,温度一时也降不下来,这样的情形下,如果说废墟下还有活人,那真是见鬼了。

焦寺丞却不死心,在他催促之下,那些士兵倒转了枪头,用枪杆儿掘撬起来,折腾了好半天,五具焦黑的尸体被搬到岸上,尸体烧得就像一截截烧得乌黑的木桩,男女老幼都看不出来了,哪里还能分辨是谁。

折子渝站在不远处,明知那死尸中就有一具是杨浩的尸体,可她连靠近的勇气都没有,她一直很坚强,自幼生于将门世家,在西北诸族连年征战中见惯了死亡,也漠然了死亡,面前便是横尸百万,她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可他就是他,天地之间只有一个他,子渝无法接受刚才还好端端的他,有说有笑的他,一个活生生的他,忽然之间就变成了一截焦黑的尸体,她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颗滚落下来,落入秦淮河水。

“这是大人,这个就是大人。”

在灯笼火把的聚照之下,焦寺丞的目光忽然落在其中一具尸体上,大叫起来,那声音都有些走调了,在静悄悄的码头上,显得异常凄厉。

皇甫继勋紧张地蹲下来,捂着嘴子道:“这真的是杨左使,事关重大,焦寺丞可要看清楚呀。”

焦海涛激动的浑身哆嗦:“不会错,这是杨左使,这串佛珠,杨大人的这串佛珠我看见过,这是有佛门七宝制成,金、银、琉璃、娑婆致迦、美玉、赤珠、琥珀,组成,上镌佛界三宝佛、法、僧,你看,你看这金银还不曾烧去,那上面镌刻的佛像……”

皇甫继勋定睛望去,见那念珠以金银五金丝线串起,金、银、赤珠等还没有烧去,那金珠烧得黄灿灿的,上面的佛像清晰可辨。皇甫继勋眉头一皱,慢慢站起身来,深深地吸了口气,转身便向江南书院门前走去。

耶律文唇角向上一勾,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封锁全城,封锁全城,不……不不……江南一十九州水路各道,全部封锁,务必要把凶手缉拿归案,倾我全城之兵、倾我举国之力,一定要给孤把凶手抓住!”

李煜气急败坏地咆哮:“宋国使节死在孤的眼前,你让孤怎么向赵官家交待?蠢物,呆在那儿做什么,还不快去!”

“是是是!”皇甫继勋忙不迭答应着,仓惶退了开去,随着一阵发号施令声,一队队官兵开始向四处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