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章 真做假时假亦真!(第3/4页)

“你呀,终究还是太年轻,性子太实在!围剿二龙寨我自当尽全力,就不说搏一搏将来那些有的没的,单是身为一县县尉,这伙子贼匪如此闹腾,这就是在撕我的脸!”赵老虎抬脚欲去时又转过身来拍了拍唐成的肩膀,“你年轻脑子好使,是官学里的读书人出身,如今又有助力可借,有些道理要是能早些悟明白了,将来就是混的再差也比我有出息,二女儿跟了你我也就放心了。好好想想吧。”

赵老虎说完后再次在唐成肩头重重拍了两下后,转身去了。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远处街道的夜色中,唐成却很久没动步子。

真中有假,假中分明又有真,对于唐成而言,真真假假从没有像今天这么模糊过,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存在这如此多的变量,真与假这两个原本截然相反对立的概念,竟然是距离如此之近,近到似乎只要一捅破那层纸,真就成了假,假的就变成了真。

站在衙门外麻石铺成的十字街头,唐成静默了许久后才又开始迈步向住处走去。

脚下走着,他脑子里却突然浮现出《红楼梦》开篇第一回的那幅太虚幻境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后世里第一次看到这幅联句时,他还是个少年,当时看到这联句他就以为明白了句中的意思;直到大学毕业后金鱼突然离去后他再次看到这两句,才明白以前所谓的明白根本就是假明白;就在今天,就在此刻,穿越一千三百年来到唐朝之后再次想起这两句话时,唐成又意识到原来经历了金鱼离去的幻灭后,他依然没能真正明白这两句话中的含义。

有些言语就像许多民间流传下来的处世名言一样,耳熟能详,传了一代又一代,熟的听来就像废话一样,根本不需要人解释就懂了。但只有在经历一些特殊的遭际之后,才会明白那些原本以为土的掉渣儿的烂俗话却是如此的字字珠玑,金玉良言,以前所谓的懂和明白不过就是年少轻狂的笑话儿罢了。

当唐成回到住处时,月儿已经跳上了树梢,在大门口等着他的依旧是不断向外边张望着兰草儿,“今个儿回来的好晚,今天很累?”

唐成捏着兰草的手,飘飞的思绪终于从《红楼梦》那两句太虚幻境联里收了出来,心里有一股油然而生的实实在在的温暖,“嗯?”

“你的脸色有些差。”因天色已晚,兰草只有尽量靠近唐成才能看清他的脸色,“而且精神也不好。”

闻言,拉起兰草的手往家里走去的唐成笑着答了一句:“是啊,累了!”

将要迈步踏进府门时,唐成回头看了一眼夜色中县衙所在的方向,声若蚊蚁般喃喃自语了一句,“真累!”

因唐成没回来,唐张氏两口子都没吃饭的等着他,兰草儿准备好梳洗水后便去了灶房通知高家的开始准备饭食。

兰草儿能看出来的东西唐张氏看的更清楚,尽管唐成过二进门时还特意用手使劲搓了搓脸也没能掩饰过去,“成儿,今天累着了?这脸色看着可不大好。”

“衙门里事情有点多,确实是有些累。”唐成没让唐张氏再多看,嘴里说完后就拿起手巾帕子洗起脸来。

“成儿啊,你如今也到县衙了,差事也谋到手了,依娘说课业上的事该放放就放放,念书念到多少是个够儿?够用就行了呗,你看你如今这一天到晚满满当当的,辰光久了身子可怎么熬的住。”唐张氏说话间眼神儿自然而然的又落到了一边放着的那堆书上,这些书都是从唐成书房里搜罗出来的,“我跟你爹也不图你光宗耀祖的要当多大官儿,安分守着这份差事过平平安安的日子就好,你这样熬煎,万一把身子给熬坏了,那可怎么好?”

见唐张氏说着说着就是满脸的担忧,唐成带着一脸水直起身来笑着道:“娘,没事儿,那就有你说的这么邪乎,衙门里也不是天天这么忙的。至于课业,那闲着不也是闲着嘛。”

自打进门以来唐栓的目光也没离开过儿子,“你娘说让你注意身子这个话不错,庄户人家出身的人啥最重要?不是大牲口,也不是地,就是这幅身子骨,只要有一副好身板儿,牲口、地啥的都能置起来。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该学会自己看顾自个儿,把身板子给料理好。”

“爹,我知道,我这身子骨挺好的。”

“恩!注意身子这个是你娘没说错,但后面那话不能听。”唐栓没理会身边儿变了脸色的唐张氏,看着唐成道:“成人不自在!庄户人家出身的还能怕受苦,怕熬煎?至于念书就更不能听你娘的,你是在衙门里谋事儿的,这念书就跟上坡干农活儿的庄稼把式一样,你看看村里人有谁是嫌自己的庄稼把式太好的?好把式才能种出好庄稼,成儿你书念的越多,手里的活计也就能做的越好。要是听你娘的把吃饭的把式都丢了,那饭碗子也就该捧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