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靖康耻 第344章 开封之围(二)(第2/4页)

庞万春此人有勇有谋,跟着我确有些可惜,倒不如让他跟随老大人,说不得前程远大;牛皋牛伯远是鲁山人,本是禁军步军司的将虞侯。此人武艺高强,颇懂得治兵之道。这两个人,皆为能人,便投到老大人帐下,还请老大人多多提携。”

“这个……”

宗泽本是随口一句,哪知道玉尹居然真的推荐了人选。

庞真和牛皋?

没听说过!但玉尹如此夸赞,说明这两人确有真才实学,倒是让宗泽颇有些心动。

此去济南府,凶险万分,困难重重。

那刘豫手握京畿东路兵马,既然已决定南下。想必对他也会有所提防。身边若没几个可用之人,还真个是一件麻烦事。只是这样一来,不免有横刀夺爱的嫌疑。

不过,宗泽终究是个有决断的,再犹豫片刻之后,便有了主意。

“既然小乙推荐,想必也是两位好汉。老夫便却之不恭。”

他停了一下,又轻声道:“太子让我转告小乙,今晚若有闲暇时。请往潘楼一行。”

这一句话,透出了很多意思。

宗泽是太子赵谌的人,换句话说。他和玉尹已经站在了一条战线上。

赵谌这时候找玉尹,必然是有事情发生。玉尹心里一咯噔,便点点头,答应下来。

不一会儿功夫,庞万春和牛皋来了。

玉尹把事情与他二人说了一回,庞万春还好,毕竟得了玉尹的风声;可牛皋却不太愿意,言不愿离开东京。玉尹知道,牛皋是觉着他得了玉尹许多关照,偏偏什么事都没做。就要跟随他人离去,心中有愧。内心里,怕也有些想要前往济南。

毕竟,宗泽为京畿东路兵马副元帅,品级比玉尹高出许多。

不管怎么看。跟随宗泽都是一个极好的选择。但碍于情面,所以才开口拒绝。

玉尹又好生劝说牛皋一番,这才让牛皋答应。

不过,牛皋提了一个要求,他可以离开玉尹,却希望他的长子留在玉尹身边。也算是尽他的心意。

牛皋长子名叫牛通,年十八岁。

长的是很壮实,人高马大,使得一口好刀,在开封这两年一直跟随霍坚做事,也闯下‘金毛太岁’的诨号。虽比不得牛皋武艺高强,却不逊色于霍坚王敏求等人。

玉尹满口答应,牛皋这才再次告谢,和庞万春退出大帐。

宗泽已经离开了军营,临走之前,他告诉玉尹,他会在戴楼门内,宜男桥畔等候庞万春和牛皋。玉尹在思忖片刻之后,决定从手下再抽调出二百人步卒,连同庞万春的黑旗箭队共四百人,一同随宗泽前往济南府。这样一来,宗泽手中便至少有一千人。

至于庞万春和牛皋的军籍,倒也容易解决。

待会高尧卿过来,让他去殿前司消了两人的军籍,转到兵部即可。

想必李纲也不会为难两人,毕竟京东之地同样事关重大,宗泽手中只有一千人,的确是有些少了。

解决了这件事后,天将傍晚。

玉尹又巡视了一下军营,便与董先说了一声,带着高宠何元庆两人进城,直奔潘楼而去。

赵谌的召唤,不能不去。

虽然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想必是和他有关。

赵谌,可说是玉尹而今在朝中唯一的依靠,所以无论怎样,他都不可能不听从召唤……华灯初照,开封城里一片萧条。

但见开封府衙役和军铺铺兵在街上巡逻,一个个面色紧张,一派如临大敌的模样。

玉尹还遇到了石三,只是没有详谈。

石三很忙,被委以汴河大街、桑家瓦子等几条街道的治安。

见玉尹,他也只是点点头,招呼了一声,顺便告诉玉尹:不必担心家里出事……石三在观音巷和观音院增设两家军铺,极大程度的保证了玉尹一家不受波及。

这也是他职权之内,唯一能给予玉尹的帮助。

对于石三,玉尹心下非常感激。

所以在犹豫了一下后,轻声提点石三道:“三哥若有余力,不妨在榆林巷添些人力。”

“榆林巷?”

石三一怔,旋即脱口而出道:“小乙说的是潘楼?”

“嗯!”

“好,我这就去安排人手。”

虽然不知道玉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石三还是决定,听从玉尹的吩咐,抽调些人手出来。他亲自带人,去榆林巷巡逻……想来玉尹自家弟兄,总不会害了他。

玉尹点点头,便和石三分手。

他领着高宠何元庆来到潘楼外,却见潘楼门前。人可罗雀,冷清至极。

也难怪,女真人已经到了广济河畔,距离开封府甚至不到百里之地。便是那些达官贵人,豪商缙绅,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吃喝玩乐。大战一触即发,有门路的。已带着家人逃离东京。没离开东京的,也多是待在家中,战战兢兢。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