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伴驾(二)(第2/3页)

“陛下。止这些了!”

赵高卑谦的说:“关中初雪已至。右丞相派人说。后面的奏疏可能会晚一些时日。请陛下恕罪。”

“哦……”

始皇帝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他站起身。准备往后殿走。可走了两步。却突然停下来。扭头对身后亦步亦趋的赵高说:“憋了一晚上了。有甚话。营更略略吧。”

始皇帝说的是咸阳方言。意思是说:现在说说吧。

营更。在咸阳方言中。就是现在的意思;略略。也就是随便聊聊。

赵高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后儿个陛下就要去荥阳召见百官。然后就要巡狩东方。为什么今儿个让那刘氏子担当中郎骑将?刘氏子年纪尚小。又未经过蓝田大营历练。似乎有一点……”

“挣叫个甚。朕说他合适。那就是合适!”

始皇帝打断了赵高的话语。“自这刘氏子在北疆出现。朕就一直在关注他。这小子胆略勇武。都无二话。说他是老秦第一猛士。也不为过。实为老秦之任鄙在世。在楼仓。他做的也不差。三田之乱时。颇有计较。他出身好。又有战功。而且还是贞母的女婿。甚好。甚好!”

话说到这份上。赵高还能说什么。

始皇帝接着说:“前儿几个。让他在宫外侯旨。小家伙也很有耐心。并且极为警觉。朕安排了十几名铁鹰锐士在暗处观察。这小家伙居然有所察觉。虽然没甚行动。可看的出。他已生了警惕。这样的人。担任前锋军中郎骑将。最合适……老安年纪大了。也是时候享福了!”

老安。是原中尉军中郎骑将。刘阚所接手的人马。原本就是老安指挥。

“朕打算。趁着此次巡狩。再观察那小家伙一下。若是可以的话。就让他在中尉军中先历练些时日。等年纪再长些。就能为我老秦独当一面……哈。扶苏那小子。眼光倒也真不差。”

始皇帝这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却在赵高的心里面。掀起了惊涛骇浪。

刘阚。是扶苏的人!

如今看始皇帝这个意思。分明是想要好生培养一下刘阚。也就是说。陛下这是在为大公子培养人才啊。

如果这样来看。那是不是说。陛下已有意。立大公子为太子?

否则。满朝青年才俊众多。为什么却偏偏看上了刘阚?冯敬等人。哪一个不是出身高贵呢?

想到这里。赵高不免心生一丝落寞。

此前。陛下不立太子。又宠爱幼子嬴胡亥。赵高为胡亥的老师。虽为内侍。然则心里却有别的计较。不管怎么说。如果呼喊登基。自己也能算半个帝师吧……到时候。位高权重。富贵滚滚而来。可若是大公子扶苏登基为帝的话。自己又算是什么?到头来。却还是一场空!

这心思一起。诸般念头就蜂拥而至。

好在赵高伺候始皇帝多年。加之早先的险些丧命。心性已磨练的坚如磐石一般。

心里面虽然是千回百转。可脸上却表现的非常平静。他默默的跟在始皇帝身后。眼珠子。滴溜溜转个不停。

中尉军只忠于皇帝。

所以对中郎骑将的更迭。并没有太多的抗拒。

刘阚在接到圣旨的第二天。正式成为中郎骑将。刘信和那二十名亲随。一并被纳入中尉军编制。但只从属刘阚。刘信。为骑军小将。跟随刘阚。在中尉军中。骑军小将就相当于闾长的存在。可管辖五十人。但是刘信这个骑军小将。实际上手底下却是一个兵卒都没有。

在中尉军中熟悉了两天。

第三天。始皇帝起驾前往荥阳。

骑军为先锋。刘阚率两千骑军。提前出发。

当抵达荥阳的时候。嬴壮等人已在城外恭候。看见刘阚。嬴壮不由的就是一怔。而刘阚呢。却只能朝着他苦笑一下。然后率领兵马。列队警戒。清理荥阳城外周遭的环境。立下行营大帐。

始皇帝不准备入城了!

他将在荥阳城外的军帐里。接见官员。

一天之后。始皇帝再次起驾。正式开始了他巡狩东方的旅程。刘阚甚至没能够和嬴壮说上一句话。整整一天。他都在马上巡视行营外围。直到天黑。才的以休整。和嬴壮说不上话。那更不要说和贾绍他们会面。身为中郎骑将。一切以始皇帝安危为主。余者全都是小事。

不过。贾绍很聪明。

当刘阚在行营外巡逻的时候。他远远的和刘阚打了一个照面。

两人之间没有任何言语上的交谈。贾绍朝着刘阚点了点头。那意思是说:我已经从大梁回来了。不过没有成功。接下来该怎么办?

而刘阚呢。也只能回应着点点头。

意思是告诉贾绍:等陛下离开荥阳之后。你就率部返回楼仓。一切可等我回来。再做计较。

于是。贾绍在马上拱手欠身。拨马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