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关河令第十八章 霹雳(第3/8页)

为国而战,后退者死!

众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已有悲凉之意。三川口一战,只是郭遵、王信、刘平几人,就让元昊不敢小窥了宋人,可这疆场上,也就只有这几人。

狄青喃喃道:“为国而战,后退者死?那郭大哥呢?”

年轻人握紧双拳道:“郭大人若走,没有人拦得住他。可他仍苦战冰水中,为其余人争取逃命的机会。党项军不知派了多少高手去围攻他,他最后深陷重围……身中数箭,马儿惨死,人也湮没在冰河之中……后来,党项人都说,郭大人死了!那种情况,他怎能不死?”

狄青嘴角抽搐,低声问,“那后来呢?”

年轻人哀声道:“郭大人死了,刘平见状不妙,知道再也冲不破党项人的围攻,只能后退。后来的事情,我因为晕死在战场上,并没有亲见,只是听说刘平虽败,但拖住了党项人进攻延州的步伐,又战了两天,最后和石元孙部全部战亡。”

他声音越来越低,口气中明显有些不自信。难道说他只是因为没有亲见,所以不敢肯定刘平、石元孙的结局?

狄青敏锐的感觉到这点,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飞鹰悠然道:“我听说的却有点不一样。”

年轻人怒视飞鹰道:“你认为我撒谎了?你可以不信我,但怎能不信郭大人?”他迷失在沙漠中,被飞鹰救下,本对飞鹰有些感激,可这刻怒发冲冠,恨不得与飞鹰一战。他不知道飞鹰是什么人,但听飞鹰说,狄青来了,他也忍不住来了,将所知讲了一遍。

这是党项人的地域,可他不怕讲,这种事情,讲出来就算马上死了,他也不在乎。

飞鹰锐利道:“我不敢怀疑你说的前半段,但你后面说的有问题。”

年轻人眼露痛苦道:“有什么问题?”

飞鹰避而不答,缓缓道:“黄德和败退,导致宋军终败。可宋军虽败犹荣,他们以疲惫的万人,拖住元昊的十数万人马,已让元昊吃惊。宋军本是败亡的结局,但他们拖了三天,西北各路援军终于赶到,元昊在三川口五龙滩虽胜,但是惨胜,损失的不止是近两万的兵马,还有必胜的信心。试问他以十数倍的兵力围攻宋军,都是如此艰难的胜出,让手下怎能再有作战的决心?元昊看出这点,在围杀了刘平、石元孙两部后,就没有试图南下,也没有进攻延州城,反倒回撤金明寨防御,又顺取平远、塞门两地,自此延州城以北,除了青涧城外,尽数落在党项人的手上。”

狄青急问,“青涧城现在如何了?”

飞鹰道:“青涧城一直都在严防死守,元昊不能破。宋廷这次颜面尽失,当然不会再弃此地,是以也派兵增援青涧城,眼下大宋和元昊又处于僵持阶段,但大宋延边已岌岌可危。”

狄青舒了一口气,暗想种世衡有先见之明,总算保住延边附近的一块疆土。

飞鹰又道:“黄德和回到延州后,对范雍说刘平、石元孙作战不利,丧师辱国,阵前叛变,已投靠了元昊。范雍信了黄德和所言,急于推卸责任,又把这件事奏给朝廷,结果当今圣上听了,气愤无比,立即派兵将刘平、石元孙两家的家眷全部抓起来,投入天牢,准备秋后处斩。唯一没有受到责罚的就是郭遵,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郭遵的忠烈,也知道郭遵对圣上忠心耿耿,就算黄德和这种人,恐怕也不敢冤枉他。”

众人都是大为诧异,不想事情竟然变成这个结果。

狄青失声道:“圣上不会如此糊涂。那后来如何呢?”

飞鹰冷笑道:“你真以为赵祯有多聪明,他若真的聪明,怎么会派范雍、夏守贇这种蠢材来守边?”他孤傲非常,看起来连大宋天子都不放在眼里,又道:“后来幸好有范仲淹上书质疑,庞籍力保,再加上御史文彦博前往延州,这才调查出事实真相,将黄德和腰斩在延州城下示众,还所有人一个清白。不过黄德和有件事倒没有说错。”

年轻人额头青筋暴起,紧握双拳,上前喝道:“他满口谎言,一个字也信不得。”

飞鹰淡淡道:“他说刘平投降了元昊,这点最少没有说错!”

年轻人目眦欲裂,叫道:“你说什么?刘平怎么会投降党项人?”他双目红赤,竟是极为愤怒。

飞鹰一字字道:“郭遵是死了。但刘平没有死,石元孙也没有死,就算铁壁相公李士彬也没有死!该死的没有死,但不该死的却去了。刘平他们都被擒到了兴庆府,据我所知,再过几个月,元昊就要立国,和大宋、契丹平起平坐、三分天下。而这些人已被封赏,到时候都要跪拜称臣,可笑大宋还不信这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