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关河令第十章 惊逝(第3/5页)

狄青笑道:“在下碰巧一年前出西北戍边,眼下是西北新寨的指挥使,也就怪不得包兄没有听过。这次我是奉旨回京,不想碰到了包兄。如此也好,正好一路进京。”

包拯心下感激,知道狄青这么说,就是想护送他入京。施礼道:“如此有劳狄兄了。”

狄青道:“都是赶路,有什么劳不劳的。对了,他们为什么叫你包黑头呢,我看你也不黑呀。”

包拯哂然一笑,“在下人不算黑,不过心黑罢了。这一年来,我当黑脸许久,得罪不少人,因此他们叫我包黑头。”

狄青哈哈一笑,心道,这包拯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严肃,为人又正直。我能帮他个忙,也是快意。

包拯见狄青虽笑,可眼中不改抑郁之气,心中却想,狄青到底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呢?此人快意恩仇,看似狠辣,但心细如发,那种情况还记得救我,真是侠士。我包拯若能帮上他什么,定当尽力。

二人当下去寻店老板,才发现店老板伙计都被打晕。等店老板醒来后,见房破人死,难免大呼小叫。狄青把车管家身上的钱尽数给了店老板,弥补他的损失,包拯将事情经过略写在一张纸上,盖上官印,命老板将命案报官。

狄青二人等到天明,再次迎风雪上路。路过巩县的时候,狄青只是略做张望,并不停留。二人急赶了三天路,这才到了汴京。

汴京高大巍峨,满覆苍雪。

狄青望到汴京的那一刻,忍不住的感慨唏嘘,汴京虽在雪中,益发的繁华,但有些人无论何时,只有更加的落寞。

一入汴京,二人都奔宫中。包拯去御史台复命,狄青要见天子。临别前,包拯道:“狄兄,今日一别,想你戎马繁忙,不知何日再见。只盼你……放开心事,万事小心。”

狄青知道包拯目光敏锐,已看出他有心事,微微一笑道:“不错,在下恐怕很快就要回转西北,这一别,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前途险恶,只盼包兄吉人天相!”

二人拱手告别,狄青到了宫门处,不由又在想,赵祯找他到底何事?有禁军见狄青近前,喝问道:“宫中禁地,不得擅闯!”

狄青亮出御赐金牌道:“新寨指挥使狄青,奉旨回返京城见驾。还望通传。”

那禁军见到金牌,听到狄青二字,忙道:“你稍等。”他匆匆入内,不到片刻,已带出个宫人。

那宫人白皮净面,年纪不大,见到了狄青,上下打量了一眼,又看看那金牌道:“在下阎士良。圣上一直在等着狄指挥,请随我入宫见驾。”

阎士良态度谦和,在宫中似乎很有些地位,一路畅行无阻,直达帝宫前。

物是人非,狄青见宫中的侍卫多是陌生的面孔,倒有些感慨。

阎士良入宫先行禀告,不多时,已急匆匆的出来道:“圣上宣狄青入见。”

有侍卫要去了狄青的刀,阎士良摇头制止道:“圣上有旨,准许狄青带刀入内。”那些侍卫并不认得狄青,满是惊奇,不知道这个看似落魄的狄青,恁地会有这种身份?

二人举步入了帝宫中,阎士良突然道:“在下听义父说,狄指挥有不凡际遇,人亦俊朗爽直,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狄青心中微动,问道:“你是……阎文应大人的义子吗?”

阎士良点头道:“狄指挥果然聪明,一猜即中。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狄青心道,阎文应和我并不和睦,他义子对我还算客气。罗崇勋等人均死,不用问,阎文应肯定变成了宫中第一太监。阎士良在宫中有这般权势,他让我关照,是客气呢……还是另有深意?

正琢磨间,二人已入殿上。狄青见龙椅上坐着一人,正是赵祯。赵祯见到狄青,霍然站起,竟下了龙椅,向狄青走近道:“狄青,你终于回来了。”他口气中,少有的激动。

狄青见状,心中微有暖意,无论如何,赵祯对他,总是不同寻常。

二人毕竟一同逛过青楼,钻过猪圈,逃过追杀,经过宫变。这种经历,旁的君臣少能共同经历过。

赵祯素来寂寞,对这个患难的狄青,很有些感情。

狄青单膝跪地,行军中之礼道:“臣狄青……叩见圣上。”

赵祯一把拉起了狄青,微笑道:“不必多礼。狄青,你这次回来了,就莫要走了。”

狄青不想赵祯开口就是这句话,很是为难。见赵祯脸上若有期冀,不忍扫他的兴致,岔开话题道:“圣上,臣正在西北作战之际,被圣上旨意召回,不知圣上有何吩咐?”

赵祯轻轻叹口气道:“朕很想念你,不过这次让你回京,却是太后想要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