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见 鬼(第2/6页)

汉王一拍桌案,赞许道:“不错,他们多半是想借羊山决战之名,行偷袭之事。如果我倾兵而出,东霍空虚,很可能被他们偷袭得手。”

纪纲立即道:“所以汉王假意出兵,却准备在东霍安排重兵,守株待兔?果然好计。”他早就猜出汉王的用意,但这刻才说出,一方面不想抢了汉王的风头,一方面也不想让汉王小窥。

汉王目光闪烁道:“不错,守株待兔的确好计,可他们若是不来呢?”纪纲怔住,倒没想到此事。汉王虽问纪纲,可眼眸只望秋长风,显然有考究之意。

秋长风反问道:“殿下这般问,难道是早有张良之计?”

汉王心中一叹,暗想这个秋长风倒真是深藏不露。他能猜出本王用诈,多半也早就想到本王的计策。但秋长风素来只说该说的话,做事可谓滴水不漏。不想再浪费光阴,汉王哈哈大笑道:“朱允炆自以为深谋远虑,却不知道本王亦作战多年,如何看不穿他的把戏?海战、陆战的确很是不同,但也有相通之处,那就是运兵作战,必须要有一个根。大明实力雄厚,本王移兵东霍,但后有观海、定海两卫支撑,根基牢固,不怕久战。他们漂泊海上,若无补给,如何能长期和本王对战?”

秋长风动容道:“殿下莫非已找到了他们的根基所在?”

汉王摇头道:“未曾。”见秋长风失望,汉王又笑道:“但本王已有八成的把握。他们多半是在岱山东北几百里外无名荒岛之中……”

秋长风喃喃道:“八成的把握?”

汉王见秋长风困惑,解释道:“其实本王这些日子以来,明里让纪指挥使巡视,控制海域船只出没,暗中却派了不少人手,征用渔船出海,找寻朱允炆海上根基所在。前往别处的船只,尽数回转,可前往那荒岛的船只,却一只也没有回来。”

秋长风暗自心惊道:“因此,殿下认为那里必定是朱允炆巢穴所在?”

汉王沉声道:“不错。朱允炆要和本王堂堂正正一战也好,偷袭也罢,他巢穴必定空虚。本王准备兵分三路,一路如约去羊山迎敌,一路守株待兔,另外一路却准备轻舟快进,趁他们出兵之际,袭击他们的老巢,争取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秋长风迟疑道:“先后有渔船在那儿失事,固可证明那里很有问题。但无论朱允炆还是捧火会宗主或叶欢,都非等闲之辈,此事说不定已引起他们的警觉!”

汉王目光森冷道:“你认为本王的手下,会泄漏本王的目的?”

秋长风沉默起来,似乎在想着什么。纪纲一旁问道:“那汉王准备派谁带人前去剿灭敌手的巢穴呢?”

汉王目光一转道:“纪指挥使,不知道你可有人选?”

孟贤一颗心颤了起来,他当然知道这是个机会。若能带兵剿灭朱允炆的老巢,当是大功一件,他若能领军,以后可能就会高秋长风一筹。但转念一想,茫茫海上,吉凶未卜,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朱允炆一腔怨恨,再加上神秘捧火会、诡异的忍者,若去荒岛,只怕功劳没有,命反倒丢在那里。

他既然这么想,当然不想纪纲选上他,可他更不想让秋长风领军。那一刻,心中可说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见纪纲沉吟不语,孟贤转念一想,又差点笑出声来。他知道纪纲绝不会让秋长风领军,只因为最近秋长风实在锋芒太盛,纪纲也对秋长风有了忌惮之心。

孟贤才想到这里,就听纪纲道:“汉王,我倒觉得……秋千户智勇双全,是领军的最佳人选。”

孟贤大惊,想不明白纪纲为何如此。

纪纲当然知道自己为何这么选。他本来的确对秋长风很有戒备之心,但听到上师身死,暗想秋长风如何做都无法弥补这过错。既然如此,他就不怕秋长风抢了他的指挥使之位。又想此行险恶,秋长风若是死在那里,自然无话可说。可秋长风就算立了功劳,也不能弥补过错,反倒是他这个指挥使坐领功劳,何乐而不为?

汉王目光闪动,微笑道:“指挥使果然知人善任,倒和本王所想不谋而合。”转望秋长风道:“就是不知道,秋千户可有这胆量吗?”

秋长风环望众人,又看了眼左手,终于点头道:“既然殿下、指挥使器重,卑职当竭尽心力,怎会推辞?”

汉王一拍桌案,喝道:“好,是条汉子。本王就派秋千户为正,霜降为副手。你们带两百天策卫高手即刻出发,轻舟前往那叛逆岛屿,务必要将逆党一网打尽!”

秋长风才出船舱,叶雨荷就迎了上来,略带焦急道:“现在怎么办?”她立在船舱之外看似冷漠,心中却早就焦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