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二更)(第2/3页)

这些银庄大多做些金银钱钞之间的兑换,又因为这时候交通不便利,地域与地域之间沟通不佳,铸币权和发行权都在各州巡抚手里,各地区铸造的钱币,在成色、重量、大小上均不相同,所以大多银庄只在自己的地方能用。全国通行的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店家根本不认银票,你要付钱的时候,人家会拒收银票。

江茗在现代原本就是学经济的,这么一合计,觉得这才是最大的商机。便在几家商铺起来之后,开了这家寿谦票号。营业内容有三:

第一.以寿谦票号和那几家商铺做联合布告,但凡使用寿谦票号的银票,在这几家商铺便可以少付两成的钱。

因为这个联合公告的诞生,江茗那几个商铺又都是赚钱的,人流客满,很多人为了省些钱,便将自家的银子铜钱存到了寿谦票号里,换了银票出来。再去这几个商铺买东西。

这样一来,寿谦票号瞬间有了大把的资本,而那几家商铺也增加了客户黏性,和同行的竞争不要太轻松。

第二. 从事金融借贷的营生。平民不借,想找当铺出门左转。借给的是那些生意人,更有还钱的保障。市价定的是每月二分行利,也就是每个月2%的利息,年利率到了24%,提前还款可以减少利息。

第三. 盐引和茶引这样的“有价证券”也可以来兑换寿谦票号的银票。

短短几个月之间,寿谦票号就揽下了巨大的财富。可偏偏政府管不着,因为这些都是正当的,大胤率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江茗又用寿谦票号得来的钱出海,在外头进了大批的货物,转回来一卖,银子滚银子,便就这么开始了。

如今开到华京来,寿谦票号肯定又要走老路,你想进我们的贵室,可以啊,寿谦票号给您出个文书。怎么出?当然是把钱放到寿谦票号这儿来了,而且三个月之后才能再提出来。一旦提出来,下次再进贵室,就再去开新的文书。决不让你钻空子。

这样,您就能在贵室里有自己的位置,也不用和外面那些平头老百姓抢着排队了。

但贵室也分三六九等,根据在太和楼的消费水平不同,提供不同的服务。江茗给它们分别取名是“白银”、“黄金”、“琉璃”、“软玉”。

想要得到白银的服务,一年在太和楼消费满一百两银子,换算成现代的钱,就是三万块;

想到升到黄金,一年在太和楼消费满三百两银子,换算成现代的钱,就是九万块;

以此类推,到了软玉级别,那真是一般人上不去的。

明摆着如此铜臭的太和楼,却引来了华京大大小小诸多人的关注。加上那之前选中的农家女,今日出来,原本晒得黝黑的皮肤反倒在首饰的陪衬下,多了一分野性和活力,少了十分的土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异域来的公主呢。

可细细看去,那农家女佩戴的首饰打造,并不如玉风阁那般昂贵,上面使用了诸多的琉璃和养殖珍珠,取代了名贵的宝石和玉种。

加上那些称赞怀寅公主的诗词从宫里流了出来,一时间人人都想买副太和楼的首饰。

平头老百姓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这里首饰好看,物美价廉;这分了等级的服务,却成了贵门女眷互相攀比的话头——今天我是黄金了,你怎么还是白银?

一时间原本要去玉风阁买首饰的女眷们,俱都拿着银子跑去寿谦票号了。换了银票和文书,纷纷去给太和楼送钱。

江茗一边抿着茶,就看见齐思琦同江宛也来了这茶馆。

这两人原本是想进太和楼的,谁知道门口竟有这么多人,便先来茶馆稍作休息。可谁知道她们二人一进来,那伙计就推说这里已经客满了。

怀寅也看见这二人,不由得撇了下嘴:“看看,我就说提前订座位,这不,下面那两个讨人厌的就进不来了。”

江茗笑了笑,说道:“不如让她们两个上来?”

怀寅瞪大了眼睛:“我就两日没来找你,你竟然已经和江宛和好了吗?”

江茗摇头,冲她摆了摆手,仔细说了一番,怀寅脸上渐渐的露出笑容,又怕自己笑的太大声,连忙捂住了自己的嘴。

待江茗说完,怀寅连连点头,叫了伙计上来,让他去请江宛和齐思琦一起来坐。

江宛和齐思琦被伙计引上来的时候,心里还觉得奇怪,不知道是哪里的熟人这么好心,结果门一推开,看见里面坐着的怀寅公主和江茗,俱都傻了眼。

江茗先开口道:“在这儿就看着你们两个在下面呢,外面人多,快来这里坐。”

齐思琦和江宛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江茗这是撞了什么邪,竟然对自己如此和颜悦色。

江茗自然对她们和颜悦色,只因这两个人现在都是自己的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