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编 近代文明在考验中(第3/50页)

意大利的地位?意大利与三国协议也存在秘密谅解。尽管它仍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却与法国有秘密协议,前者想要征服的黎波里,后者想要夺取摩洛哥。假如德法间爆发战争,意大利将会维持中立。

列强的均势?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好像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均势”。在一方的某个成员扩充军队,或是一艘新战舰下水,另一方便会紧张起来,觉得它的安全遭受到了威胁。从1904年至1914年期间,双方的海陆军都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增加,直至双方都在极重的负担下摇摇欲坠。

国际危机?“均势”最糟糕的特征就是它的不牢靠。每隔一年左右便会出现一次“危机”,两个同盟已经到了临战的状态。1905年、1908年以及1911年,在摩洛哥与巴尔干半岛的危险行径都几乎引发国际战争。更将欧洲逼近战争的是1912年—1913年的巴尔干危机,那时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保加利亚与希腊进击并战胜了土耳其。整个欧洲战云弥漫。多亏英国外相爱德华·格雷爵士集结列强,及时和解。

愤怒与“备战”?可是德国与奥匈帝国对于这个结果非常不满意。首先,土耳其是德国与奥匈帝国的友邦,它因为战败丧失了很多领土,国力被大幅削弱。其次,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王国是奥匈帝国身边的一根刺,差不多将领土扩张了一倍。1913年夏天,奥匈帝国秘密地向它的同盟国主张采取一些举措来压制塞尔维亚。但是,德国与意大利表示拒绝。表面上暂时维护了和平,可是却维护在危险点上。没人知道下次危机何时发生。同时,欧洲大陆上的全部列强都在狂热地扩充他们的军队。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开始的

大公的被刺?1914年6月28日,一位莽撞的南斯拉夫青年发射了几颗震惊世界的子弹。奥匈帝国大公弗兰西斯·斐迪南与他的妻子在驾车穿越萨拉热窝的街道时,被子弹打中丧命了。萨拉热窝属于奥匈帝国波斯尼亚省的一个城镇。因为被刺的大公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的侄子与最有可能的王位继承人,这个罪行在奥地利掀起了愤怒的浪潮。奥地利人觉得这个阴谋的背后有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王国的拥护,所以一定要惩罚塞尔维亚。

实际上,这个刺客尽管讲的是南斯拉夫语,还有南斯拉夫的民族情感,但却并非塞尔维亚公民,而是波斯尼亚人。塞尔维亚没有任何罪证。奥地利政府的一个特务报告说,他找不到塞尔维亚政府组织这场阴谋的证据。但是,他发现一些塞尔维亚官员曾经帮助这些阴谋者获取武器。这场阴谋是在塞尔维亚的首府贝尔格莱德策划的。塞尔维亚政府准许进行反抗奥地利的煽动。

贝希托尔德的最后通牒?贝希托尔德伯爵是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他觉得萨拉热窝暴行能让奥地利有理由对塞尔维亚采取强硬举措。塞尔维亚是奥地利身旁的一根刺。假如对塞尔维亚煽动在奥地利的南斯拉夫人不进行阻止的话,或许奥地利终有一天会土崩瓦解的。现在正是采取行动的时候。所以,贝希托尔德于1914年7月23日对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控诉塞尔维亚未能阻止反抗奥地利的阴谋。

最后通牒主张塞尔维亚取缔所有反奥的刊物与社团,将塞尔维亚学校中反奥的教师辞掉,禁止反奥的教学书籍,准许奥地利人协助阻止反奥宣传的工作。塞尔维亚必须在48小时之内给予答复。

战争爆发?贝希托尔德伯爵有意让最后通牒这么苛刻,目的在于让塞尔维亚不能答应。正如他的预料,塞尔维亚拒绝了他所提出的某些要求,但提议将这几点呈交仲裁。俄国与英国都敦促他再给塞尔维亚更多的时间考虑,可是他竟大胆地按照他的计划施行。奥匈帝国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了。

俄国拥护塞尔维亚?俄国实践了在1908年至1909年危机中许下的诺言,警告奥匈帝国不要攻打这个小斯拉夫王国,沙皇命令动员他的所有军队。

德国拥护奥匈帝国?俄国军队的动员既威胁到了奥匈帝国,还威胁到了德国。它将会让俄国军队靠近德国与奥匈帝国的边界,再开始行动。德国的军事领导者说,对此进行容忍将等于德国自杀;假如战争爆发,这将会让俄国处在有利地位。德国立刻主张俄国停止动员。在俄国表示拒绝的时候,德国便对,俄国宣战了。这是在1914年8月1日。

法国的卷入?法国是俄国的同盟国,德国询问法国政府是否有帮助俄国的意愿。法国拒绝表态中立,德国又于1914年8月3日对法国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