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编 白种人的负担(第2/8页)

在佩里出现在日本沿海并提出要求的时候,日本政府相当震惊。他们在神社中祈祷,让这些胆大包天的外国人遭遇灭顶之灾。可是日本古老的神祗竟然对这个祈祷充耳不闻。翌年,在佩里返回来要求答复,带了更加多的战舰与一尊吓人的大炮的时候,日本人答应签署一份只对美国船只开放两个口岸的条约。几年之后,又有一个美国人汤森·哈里斯,劝服日本开放了可以让美国人自由居住与贸易的长崎与横滨口岸。另一些国家在不久之后也获得了同等的权利。

封建主的恐惧?日本人,尤其是封建贵族,依然将外国人看成是野蛮人。他们应当被赶出日本的领土范围。两个主要的贵族于1863年攻打外国人。在欧美战舰要惩处那些敌对的贵族,轰炸日本城镇的时候,高傲的日本军人才发觉自己完全受制于外国人的强大炮火。

他们最后认识到,日本有很多东西要学习,然后他们便开始学习了。

伶俐的学生?日本人变成了聪明伶俐的学生,急切地想要学习欧洲人传授的东西。自1860年起,他们没用多长时间便依照欧洲的样子重组了他们的政府、起草了他们的法律以及建立了他们的部队。他们像欧洲人那样修筑了铁路。不久,他们便出口了自己的制成品,而且在世界主要的工商业国家中获得了地位。虽然他们保留很多古老的风俗习惯、旧时的宗教以及图画式的服装,但是在其他方面却很快被欧化了。

旧的日本政府?直至1867年,日本仍是一个封建国家,存在着同欧洲中世纪期间类似的制度,有违法的封建贵族、勇猛的骑士以及低贱的农奴。可是国王或是皇帝却与欧洲不一样,他被假想成一个女神的后裔,因此是半神圣的。他被称作天皇。在几个世纪里,天皇使所有地方政府的权力都落入了贵族手中,而且准许主要的贵族,也就是幕府将军管理全国政府。

新的日本政府?1853年之后,幕府将军在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协商中,表现得如此怯弱,以致爱国的日本领导人催促他辞职。他于1867年将大政归还,天皇可以彻底地管理政府。这位天皇恰恰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人——明治天皇(名叫睦仁),他精力旺盛,急于让他的国家现代化。他郑重宣誓要创建国会,在改革过程中联合所有阶层的人民,同“旧有的不文明的习俗”彻底决裂,而且要到全世界去探求知识来提高日本的福利。

诺言践行了?与很多统治者不一样,明治天皇践行了他的诺言。在实践过程中,他非常幸运地获得了很多优秀顾问的帮助。之后的几年中,改革彻底且迅速。日本使用一部以法国与德国模式为依据的法典,学校教授了英语,引入了欧洲的历法,建立了信教自由,外国人得到了热情的招待。天皇还派考察团去探究西方制度。天皇的一些官员非常喜欢穿长外套与漆皮鞋,他们是那么急切地想要采取欧洲的方式。

废除封建体制?在日本所有的改革中,最有意义的是于1871年废除了封建体制。这首先意味着地方政府把权力自封建贵族手里转移给天皇的官员。其次,对一般人民来讲,它还意味着农奴制度的结束。第三,它为军事改革铺好了道路。1873年,日本效仿普鲁士的广泛征兵制,创建了一支用现代化枪炮武装起来的国家军队来取代每个人配有两把利剑的专业武士们。

宪法?日本的另一项重大改革就是于1889年制定了国家宪法,一部成文的基本法,尽管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政府并非民主。内阁不需要对国会负责,并且人民中较穷的阶级是不享有选举权的。

三、中国的觉醒

在日本正如此欧化时,中国依然在蔑视西方文明,并且改变很少。所以中国在各方面都蒙受了很大的损失。1894年至1895年在与日本的战争中,她很容易就被战胜了。每一场战斗都是日本取得胜利。日本从中国手中夺取了台湾岛,如果不是俄国、德国以及法国反对的话,它还会侵占南满(辽东半岛),也就是中国大陆领土的一部分。俄国、德国以及法国都不想让日本变得过于强大。

瓜分中国的计划?可是中国的欧洲“老大哥们”随后就毫不客气地自己动手了。德国、俄国以及法国都各自占领了一个中国口岸当作海军基地。英国也是这么做的。它们这么做自然有觉得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它们还打算将魔爪伸得更远。它们在中国领土上为自己划分了势力范围。直至1898年,欧洲列强要瓜分中国的想法已非常明显了。反过来说,中国的财富与怯弱正诱使它们这么做。

“门户开放”政策?可是美国却摆出一副是中国朋友的架势站出来了,宣扬“门户开放”政策。这意味着中国的全部地方都会以相同的条件对所有外国公民开放,让他们进行贸易与投资。英国支持这项政策。其余列强也装作答应。不管怎样,中国未被瓜分与分割。她在九死一生中幸免了,一些贪心的列强却非常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