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将军”的自我救赎之路(第2/3页)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专门关照张自忠:“集团军总司令,就不要去一线亲自战斗了!”

但张自忠似乎从来没有听进去过。这使得不断有后人推测:张自忠其实早已经想好以一死来洗刷先前的耻辱了。

4

1940年5月,枣宜会战打响。

张自忠奉命出击枣阳,截击日军。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不用自己亲自出击,但他命令副司令留守,自己又一次奔向了前线。

这是张自忠参加的最后一场战役。

临战前,张自忠给追随他多年的军官们,罕见地写了一封非常长的信。其中有一句写道:“万一不幸而拼完了,我与弟等也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四万万同胞父老!”

5月15日,张自忠率总部和七十四师抵达南瓜店。他们并不知道,由于集团军总部无线电通信频繁,被日军通信部队察觉,并被侦听到电台确切位置。

日军惊喜地发现:面对他们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司令部!

5月16日,日军第三十九师团调集5000多人,开始包围张自忠的集团军司令部。当时张自忠身边,也就1500人左右。

如果当时决定突围,还是有机会的。但张自忠再也不愿意临阵脱逃了,他决定死守待援。

5月16日清晨,日军发起总攻。防守阵地上的中国士兵,都知道总司令就在自己的身后,血战不退。但日军的兵力和火力都远胜中国军队,防守高地相继丢失。

张自忠的卫队早就被派到了第一线,张自忠身中数弹浑身是血,依然站在小山包上督战。

张自忠的最后时刻,终于来临了。

先是一颗子弹射入了张自忠的腹部,本已倒下的张自忠突然挺立,用手去抓一名冲上来的日本兵的刺刀。这时,另一名日本兵将刺刀刺入了他的身体。

至此,张自忠的部队自他以下,全部殉国。

5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一个人到底在大家心目中是什么地位,不看他生前,而是看他死后。

刺死张自忠的那个日本兵,叫藤冈。他在张自忠的尸体上,翻出了一支钢笔,上面刻着三个字:“张自忠。”

藤冈大吃一惊,对方声名赫赫的集团军总司令,居然没跑?藤冈立刻把这一情况汇报给了联队长。联队长不敢怠慢,请来了曾和张自忠有过数面之交的三十九师团参谋长专田盛寿。

确实是张自忠!

专田盛寿是跪着帮张自忠整理仪容的,随后命令士兵用担架把张自忠的尸体抬下山,清洗以后安葬。

清洗后,日军发现,张自忠身上两处炮弹伤,一处刺刀伤,五处子弹伤,一共八处创伤。

在陈家集,日军用柏木做了棺材,把张自忠的遗体用布裹好,下葬。木牌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竖牌后,在场日军集体敬礼。日军设在汉口的广播电台中断正常广播,插播张自忠阵亡的消息:

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

6

故事还没有完。

当晚,第三十八师和一七九师的官兵,立即组织了敢死队,不顾一切地向日军第三十九师团的司令总部发起拼死攻击,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一定要抢回张将军的尸体!

那一夜,中国的士兵不要命地往前死冲,终于找到了张自忠的坟墓。

按照日军的记载:“当夜,张自忠的遗体即被数百名中国兵采取夜袭方式取走。”

蒋介石亲自登船迎灵柩

张自忠的遗体,被中国官兵重新洗净,换上整洁的内衣和军装,配上将军短剑和领章,装入贵重的楠木棺材,准备送回当时的陪都重庆。

途经宜昌,百姓得知运送的是张将军的灵柩,10万人出城哭送。其间日军飞机飞临宜昌上空,防空警报长鸣,但群众无一散去。

日机盘旋多圈,一弹未投而离去。

张自忠的灵柩走水路前往重庆,一路上经过巴东、巫山、云阳、万县、忠县、涪陵,所经之处,供桌延绵数里,祈愿的香火缭绕不绝,很多中国百姓在长江两岸长跪不起。

1940年5月28日,张自忠灵柩抵达重庆,重庆百姓倾城而出迎接灵柩。蒋介石臂挽黑纱,亲自上船迎灵。

张自忠殉国时为上将军衔,50岁,是“二战”时期同盟国方面牺牲的最高军阶的将领。

国民党之后追授张自忠二级上将。共产党之后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在今天的北京、天津、上海和一些城市,都有那么一条路,叫“张自忠路”。

张自忠墓

馒头说

1986年4月,在香港举行了一个特别的首映式。上映的是一部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名字叫《血战台儿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