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大事年表(第2/3页)

公元前543年(鲁襄公三十年),郑国上卿授权子产执政。

公元前541年(鲁昭公元年),楚国令尹子围弑君即位,是为楚灵王。

公元前538年(鲁昭公四年),楚灵王称霸,郑子产作丘赋。

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鲁舍中军,卑公室,公室再次为三桓瓜分。楚伐吴,越随楚,此为越人第一次出现在史册。

公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郑子产铸刑鼎。

公元前534年(鲁昭公八年),楚灵王灭陈。

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楚灵王杀蔡灵公,灭蔡,杀蔡国太子祭祀社神。

公元前529年(鲁昭公十三年),楚国内乱,灵王自杀,陈、蔡复国。晋昭公与齐、鲁、刘、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盟会于平丘。晋合诸侯止于此。

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子产卒,孔子称其为“古之遗爱”。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昭公伐季孙氏,败,流亡国外。

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楚平王卒,楚昭王立。

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吴公子光杀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

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晋国铸刑鼎,孔子称“民在鼎矣,何以尊贵”。

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吴始用兵于越。

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吴王阖闾伐楚,五战五胜,入郢都,楚昭王逃亡,阖闾称霸。

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鲁国阳虎政变。

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范、中行攻赵,知、韩、魏救之。

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吴越槜李之战。吴王阖闾受伤身亡,吴王夫差继位。越国国君名始见于《左传》。

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吴越夫椒之战,吴王夫差差一点灭亡越国。

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赵鞅大败救援范氏和中行氏的郑军,范氏和中行氏败局已定。

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越军攻入吴都。

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田恒杀齐简公,立齐平公,田陈氏实际上代齐。

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子路战死。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春秋》止于此年。

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十七年),楚惠王灭陈。

公元前476年(鲁哀公十九年),《史记·六国年表》开始。

公元前475年(鲁哀公二十年),越王勾践围吴。

公元前473年(鲁哀公二十二年),吴王夫差自尽,吴亡,勾践称霸。

公元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鲁哀公奔越,投靠勾践。《左传》止于此年。

公元前458年(鲁悼公十年),赵、知、韩、魏四家尽分范氏和中行氏之地,知氏得地最多。

下 战国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灭知。

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

公元前445年,楚惠王灭杞。

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封其弟于河南,称西周桓公。

公元前431年,楚简王灭莒。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赵襄子侄孙赵籍、魏桓子之孙魏斯、韩康子之孙韩虔为诸侯,赵、魏、韩建国。《资治通鉴》开始。

公元前391年,齐国大夫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食一城。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册封为诸侯。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卒,姜齐彻底灭亡。齐威王立。

公元前376年,晋靖公被废,晋亡。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

公元前369年,魏惠王立。

公元前367年,周威公少子争立,即位于巩,称东周惠公。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招贤,商鞅入秦,次年变法。

公元前346年,卫自贬为侯,臣服于三晋。

公元前341年,齐韩马陵之战,孙膑大败庞涓。

公元前340年,商鞅大败魏公子卬。魏惠王悔不用商鞅。商鞅受封为商君。

公元前338年,秦惠王杀商鞅。

公元前336年,孟子见魏惠王。

公元前334年,越王无彊伐楚兵败身亡,越国臣服于楚。

公元前333年,张仪入秦,苏秦任纵约长,合纵连横开始。

公元前332年,秦联合齐、魏伐赵,纵约解除。

公元前328年,张仪相秦。

公元前325年,秦惠王称王。

公元前321年,齐郭靖君田婴卒,子田文继位为孟尝君,开养士风气之先。

公元前320年,卫更贬号为君。

公元前318年,宋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