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军算(第2/6页)

“不,我觉得以后就算我有孩子了,我也不会……”

“等你有孩子了再说。”

“你让不让我说话了?咱们两三年好不容易见一次,合着要和你说话我还得回去先生个娃再过来继续说是吧?”

“行行行,你说你说。”

姬成玦赶忙服软,其实,很长时间里,他一直觉得郑凡这个人,很是自在,而且,近乎全能。

会打仗,

会做人,

会牧民,

会做诗,

古往今来,精通上述一项者,可留名;精通两项者,那必然是文武全才,可记浓墨一笔。

但在这件事上,姬成玦觉得郑凡错了,没孩子前,他其实和郑凡一个想法,但孩子刚诞生起,确切地说,当自己媳妇儿怀孕那一刻起,他的想法,瞬间就不一样了。

靖南侯为何要将儿子养在郑凡那里?

说真的,

以靖南侯如今的地位和威望,

就是将儿子养在自己身边,

谁能阻拦?

谁敢阻拦?

谁有那个资格去阻拦?

有了孩子后,姬成玦才明白了一些靖南侯此举的深意。

这边,

郑伯爷还在继续自己的话:

“凭什么给孩子啊,谁都是活这一辈子,谁也就只有这一辈子,怎么着也不能亏待了自个儿不是。”

姬成玦点点头,道:

“是是是。”

“你很敷衍。”

“没有。”

“你有。”

“好的,我有。”

郑伯爷伸手拍了拍姬成玦的肩膀,道:

“其实,这只是其一,如果真的完全只是陛下私心,你姬老六,是可以带着大臣们去宫门口跪坐劝陛下不要穷兵黩武的。

实在是怕的话,嘿,让太子牵头嘛,你们兄弟几个一个别落,全都一起去,陛下总不可能直接把你们兄弟几个一锅烩了。”

“哦?愿闻其详。”

“你不在军中,对军中的事情,可能总隔着一道,其实是看不真切的。

陛下想早点动手,在他在位时把事儿干完,也是因为陛下清楚,若是陛下他哪天不在了……”

“我自信,还是能稳住局面的。”姬成玦开口道。

“我信,我信你的能力,否则我不会住你家里,你要是没那个本事,我老早就吃干抹净和你撇开干系了。”

“这话说得,可真露骨。”

“咱哥俩之间,这叫以诚相待。”

“行,你继续说。”

“你能稳住局面,我也信你有这个能力稳住局面,但,你仅仅是稳住。说句不好听的,陛下在时,镇北侯靖南侯永远会站在陛下身后。

一如当年在皇宫内,陛下在前,两位侯爷在后,再之后,是数千两军铁骑。

但陛下若是不在了,谁能调动得起他们?

我说的不是那种调动,而是陛下说要收回地方治理权,靖南侯毫无动静,默认且配合了朝廷的这一举措。

若是你在那个位置,你觉得,靖南侯会这般给你面子?

再说了,

大燕之幸,有两位侯爷,一时将星璀璨,不趁着这个时候用兵,把该打的仗赶紧打掉,等以后,天知道还能不能再涌现出这一批近乎战无不胜的帅才。

还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我就拿我举例子,

如果那三位都不在了,

坐在龙椅上的,是太子亦或者是你姬老六,你知道我,平野伯,会马上做什么事?”

“会做什么事?”

“听闻你登基的激动消息,我很高兴,当晚,雪海骑兵出城,直接掌控四方区域,将我的地盘,从一个点,直接拉出一个面。

附近的城池,必须由我驻军,听从我的号令。

然后,

上表,

向你表忠心。

我敢向你保证,绝大部分军头子,都会这么做。”

“那,如果在那之前,让靖南侯将靖南军大部分转移给你,完成交接呢?”

郑伯爷“呵呵”了一声,

道:

“那你死得更快。”

姬成玦对郑凡翻了个白眼。

“门阀,其实不是最可怕的,因为就算是当初镇北侯和陛下演戏,镇北军随时可能东进的那会儿,门阀们想要的,无非是让陛下让步一些,给南北二侯封王罢了,他们,根本就没打算推翻你姬家。

但军头子坐大,就会迅速成为藩镇割据的局面,到时候,天子,就真的是兵强马壮者为之了。

另外,

乾人在编练新军,楚国摄政王在打压贵族势力平稳地进行集权,乾楚二国的国力,确切地说,是拿来可以对外战争的力量,其实是在每日剧增的。

而我大燕,看似吞并了三晋之地,却根本没办法调动晋地的力量来加持自己,我一路过来,各地驻军虽然都有晋军兵马,但对晋军,都是以提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