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在与未来(第3/4页)

这事儿,自然是不可能传出来的,因为当时在场的,算上郑凡,就四个人。

青霜在镇北侯爷身边,像是个义子,但他的真实身份,可是镇北侯府七大总兵之一。

外加一个镇北侯和靖南侯,

若是连当时的话语都传递出去,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郑凡为了自己炒作自己,自己放出去的风声。

但很显然,郑凡不会那么无聊。

“镇北侯爷说,我是北封郡人,应当入镇北军,愿意提拔我做参将,再划拨一千镇北军铁骑给我。”

“靖南侯爷呢?”

“银浪郡翠柳堡守备。”

六皇子点点头,道:

“你选的对啊,还是做守备好。”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

这消息要是传出去,别人肯定会觉得郑凡傻得冒泡了。

但只有小银币才懂得另一个小银币的心思。

“镇北侯府,六镇,三十万镇北军,七大总兵,唉,体系森严,你进去后,说实话,还得继续当孙子,还得论资排辈,哪怕你立了再多的功,还得一步一步地挪位置,但越往上越不好挪。”

郑凡点点头。

七大总兵,六个“李”姓,除非他郑凡也不要脸地改名叫“李凡”;

但这吃相太难看了,也忒丢人了一些。

同时,还有那位神秘的小侯爷。

进了镇北军,就像是进了一个森严的新体制内,你从这个团体里获得多少支持的同时也意味着你被这个团体给绑定得多深。

“翠柳堡守备,唉,我这位舅舅,对你是真的看好啊,呵呵。”

翠柳堡守备,官职没动,也没说调拨多少靖南军给你。

看似小气得很,但里面透露出来的,却又是一种极大的放任。

马上就要打仗了,

要发展,要壮大,要人,要兵,要权,要地位,自己去拼吧,自己去抢吧!

就如同北封郡的那一地小军头坞堡那般,能吃多肥,看自个儿本事就是了。

靖南侯没强行要求郑凡进他的体系,而是给了郑凡一个机会,你要真有野心,真愿意,那就自己混出一个新军阀出来。

国战将开,将星璀璨,有人陨落也就有人重新崛起,镇北军和靖南军之外,说不得还会崛起出新军。

以前,守国时,南北两大侯爷够用了,但接下来,就不够了。

“我那舅舅已经回银浪郡一阵子了,你还要耽搁多久?”

“明儿就走了。”

郑凡被留下来,给田家收尸。

京城内的棺材子儿,真的已经不够用了,义庄的人,也早就忙坏了。

光是京城,就已经不知道杀了多少人,那京城外属于门阀真正势力盘踞的地方,估计死的人会更多。

说实话,郑凡还真不担心这么一通大规模的清洗会让这个国度崩溃,一来燕皇既然敢发动就肯定有准备,比如顶替那些被清洗官员的预备官员,寒门的崛起,自是无法抵挡的势头了,而且门阀之中,分灭门册也分刑徒册,同时还有一些一向亲近皇族且愿意主动低头自剪羽翼的,也依旧能得到提拔重用。

动荡,是必不可免的。

但除非大燕在对乾战争中一败涂地,否则大燕朝廷依旧是稳如泰山。

后世有一句话,叫别以为自己多重要,地球少了谁都一样转。

门阀士族确实把持着燕国的方方面面,但燕国军队牢牢地掌握在那三大巨头的手中,门阀们,还真翻不出浪花来。

就是体系破坏,朝廷运转这类的,至多短时间内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很快又不会是问题。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但想做官的两条腿的人,满大街都是。

郑凡熟悉的那个历史时空里,凭借几十万人口就能杀入中原建立王朝的例子可多的是,那他们是怎么玩儿得转的?

什么动摇国本,什么根基败坏,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那不过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和掌权者一边想要修补椅子一边自己还得坐在椅子上罢了,所以显得小心翼翼。

但燕国这边,三巨头站一起。

郑凡想到了秦始皇,秦始皇灭六国后,可没歇息,继续搞事情,书同文车同轨再焚书坑儒等等,一桩桩一件件,那是相当的任性。

但祖龙只要在位一日,那些野心家伙和六国遗民们就不敢造次,祖龙之威,能让所有异动绝望。

就如此时的燕皇、镇北侯和靖南侯,当他们站在一起时,大燕境内的一切反对力量,就都是纸老虎了。

但祖龙一死……

“在想什么呢?”小六子开口问道。

“一想到明日就要回去了,又要很长时间见不到你了,心里就有些难受。”

“……”六皇子。

“不过也挺好的,当兵的,就该和当兵的对掐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