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王氏圣童(第2/4页)

谢蛤蟆道:“你先起来,我与王大人此次来桂花乡是为了一起案子……”

“灵童王小宝?”武大三问道。

王七麟点头。

武大三道:“这样,诸位大人咱们先不在这里聊,正好到了饭点,桂花乡虽然是个小地方,可是因为出产桂花,时不时有商人到来,所以乡里也有一两家不错的馆子。这样咱们去尝尝?到时候一边吃一边聊,怎么样?”

王七麟道:“在驿所里吃吧,把菜送过来,外面终究人多口杂。”

武大三钦佩道:“卑职考虑不周了,还是大人考虑周全。那这么着,大人们的口味有什么喜好吗?卑职去点菜,诸位大人先喝杯清茶歇一歇。”

王七麟不好吃喝,所以能填饱肚子就行。

徐大自愿请缨陪武大三去点菜,今天一直在赶路,他肯定要好好弄点吃喝祭祭五脏庙。

酒菜送到,很有特色。

菜有四凉八热,四个凉菜是桂花糯米藕、冰糖桂花、桂花红糖酥、桂花拌野菜,八个热菜是桂花鱼、桂花榨菜炒蛋、桂花酒酿丸子、桂花梅干肉、桂花炖鸡……

酒是陈年桂花酿,粥是桂花粥,总之今晚上就跟桂花干上了。

不过第一次吃这些菜肴,王七麟倒是觉得很新奇,桂花香在嘴巴里弥漫,吃起来有点文人雅士的感觉。

武大三亲自负责倒酒,他没怎么吃喝,一个劲伺候他们同时介绍灵童的情况。

灵童叫王小宝,今年十岁,他的灵童名声是两年传出来的:“那时候我还没来桂花乡,所以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我不知道,但是看案卷记载和当地人口传,说他进了王家祖祠,然后昏迷在里面,被抱出来后变成这样。”

“大人们是冲着王小宝上月醒来后说的两句话来的,是吧?他上月第二次醒来,说了一句‘冯亮要死’,第三次醒来说的是‘杨左要死’,当然他还说了其他名字,但卑职注意到了这两个名字的特异处,于是便记下来送往上头。”

王七麟听他说完立马问道:“他是分成两次说的?”

“对。”

“原话是什么?是不是冯亮先死,然后就轮到杨左了?”

武大三摇头:“不是啊,他只会说‘某某要死’,没有别的话。”

王七麟又问道:“可是我打听到的消息说,他只会说人名,不是说‘某某要死’?”

武大三笑道:“坊间传闻不能信啊,大人,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人言如虎?”

“你想说三人成虎吧?”正在猛怼炖鸡的徐大抬起头问道。

武大三眨眨眼,看着他沾满鸡油的大嘴里吐出一个文人才会说的成语,他有点懵。

现在来看王家祠堂应该有问题,他们决定明天去王家瞧瞧。

谢蛤蟆说道:“俞荫县一直有转世圣童出现,这很古怪,如果我们有时间,也应该仔细查查。”

王家是桂花乡大户,受到武家影响,平阳府各地似乎都喜欢以宗族势力把持地方权力,桂花乡的民事权力便在王家手中,全乡桂树八成是王家种植,他们家是当地乡绅。

家族铺展的大,宗族子弟就多,桂花乡姓王的人家有上千户,王小宝家是王家嫡系一脉,所以即使是听天监上门也得好说好话,毕竟这是人家地盘。

王小宝每次醒来都是中午十二点,一大清早他们家挤满了人,这些人可不是来看热闹的,而是来给家里老人、病人打探消息的。

王七麟听他们说话口音相近,随意地说道:“来的都是本地人啊?”

武大三笑道:“对,因为宝灵童每次说出的名字都是本县人家……”

这话像一把小锤敲在王七麟心头,他猛的回身问道:“都是本县人家?冯亮和杨左也是本县人家?”

武大三急忙说道:“他们俩不是,我刚才说的不齐全,主要是本县人家。”

王七麟问道:“除了冯亮和杨左,他还说出过其他地方将死者的名字吗?”

武大三尴尬的搓搓手,谢蛤蟆挥袖道:“还不去问!”

消息很快送了回来,武大三说道:“王大人,这事谁也没统计,所以谁也说不定。但是以前有些外乡人来过,并没有从宝灵童口中听到自家人或者熟悉人的名字,于是逐渐的就没有外乡人来了。”

“那我们可以理解为,他知道的将死者都是俞荫县所属。这样,他怎么会说出冯亮和杨左两人的名字?”王七麟皱眉问道。

武大三道:“我刚才话没说完,王大人,但是我还打听到一件事,就是今年端午前后,宝灵童说出过‘邓博愺’的名字,随即俞宁县的上一任知县便去世了,很巧,那位知县大人也叫邓博愺!”

王七麟瞪了他一眼,道:“下次你说话说快点,一段话你给我来两个转折,干什么?你要说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