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不死传说(8)(第2/2页)

他性格使然,每一个比喻,都离不开窑子,女人,白花花的身体。

“唉!可惜这次是执行任务,不是来打猎或旅游,不然临走时,肯定弄一筐山鸡蛋回去,慢慢吃。”九筒遗憾的说道。

“小兄弟,你有所不知呀!”巴图鲁笑着说道:“山鸡蛋虽是大兴安岭的特产,但也并非一出门,就能摸到的。山鸡狡猾,喜欢把巢穴隐藏在天敌找不到的地方,所以想找到这一碗分量的山鸡蛋,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老实话,一碗八个蛋,我找了四五天,才算碰巧端了两个山鸡窝。”巴图鲁伸出手比划道。

“这么珍贵呀!”九筒的嘴停了停,随即用把筷子伸向了山鸡蛋炒韭菜:“那我就更要一次吃饱了。”

“对,对,不然你这辈子都没机会吃了。”巴图鲁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声音有点阴阳怪气。

“巴老,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听了巴图鲁的话,杨开放下了筷子。刚才的一瞬间,他忽然有种错觉,那就是眼前坐着的老人,和此前的巴图鲁判若两人。

而且在那稍纵即逝的片刻,杨开感受到了一股细小的杀机。虽然不是很明显,但却如芒刺在背,扎的人浑身冰凉。

要不是背后有火炉,杨开绝对会狠狠的打一个哆嗦。

到底是怎么了?

如此杀机,怎么会从一个老头子的身上散发出来?

想到这,杨开再次抬起头,细细的观察了一下巴图鲁。这位老人家的脸上爬满了皱纹,驼着背,面色和蔼可亲,完全没有任何破绽。

难道是这几天历经山魈,猎人坟,雪狼湖等事件,自己的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所以才产生了误判?越想越乱,杨开决定不去再想,旋即拿起筷子。

“哦,我是说呀……”此刻,巴图鲁的声音业已恢复了往常的热情朴实:“九筒小兄弟不多吃点山鸡蛋,以后在外边,就尝不到这些大兴安岭的特产了。”

巴图鲁解释道。

“但也不要光盯着一道菜吃,我觉得呀,巴老的其他菜,做的都挺好的,这味道,我喜欢。”杨开说着,拣了一筷子腊肠片放进了嘴里。

“嗯,我听指战员的。”九筒嬉皮笑脸的说道。

华伯涛和刘雨薇两人,吃东西的动作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说不出的温文尔雅。杨开看了眼,便不去看了,他琢磨着,自己吃东西要是这么慢,这么磨叽,恐怕一餐能等到太阳打西边出来。独眼龙,石头还是保持着在教导队里的一贯作风,只要手上有食物,那就是专心致志的对付,一声不吭。

众人里面,最为疯狂的莫过于赵勇德这个浑人。看来是真饿了,右手筷子上的肉还未完全递进嘴里,左手的馒头就送过来了。如此吃饭,不噎着才怪。

杨开淡淡一笑,拿起一个馒头,从中间掰开了一条缝,然后将两块腊肉塞进了缝里,合上馒头,递给了赵勇德。

“老赵,这么吃吧!味道好一点。”杨开说道。

“谢谢。”赵勇德傻乎乎的摸了摸后脑勺,将馒头拿在了手上,这么一尝,又有肉又有馒头,的确不同凡响。

“好吃,好吃。”他连连点头。

“这是陕西的吃法吧?”华伯涛瞧出了点端倪,说道。一边说,一边也学着杨开的样子,做了个特殊的馒头。

“对,陕西的小吃,叫肉夹馍。”杨开说道。

“嗯,方便,省事,而且肉和馒头合在一起,肉吃着不腻了,馒头吃着也不淡了,算是综合吧!”华伯涛咬了口,闭上眼品尝片刻,说道。

“华教授也拜师陈老板,研究上吃了?”看着华伯涛专注的样子,像是在做学问,杨开忍俊不禁的说道。

“不是,只是有所耳闻。不过杨开你不是上海人吗?怎么知道陕西的东西。”华伯涛问道。

“以前在黄埔军校,我一个陕西的同学就喜欢吃肉夹馍。经常偷偷的带到夜课上,从中间撇开来,他一半,我一半。”杨开回忆道:“只可惜,毕业后就不见了他的踪影,听说是分配到了朱绍良的第九集团军,在杭州湾闪击战中殉国了。”

说到这,杨开狠狠地撕了口馒头,鼓起腮帮子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