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诡异青铜猴(第2/2页)

先祖一贯行事慎密低调,为了以防万一,下午他已经打发本家侄儿,把半崖凹肠古道上的铁绳抽了,就是有人上山,手上没有了依靠,也会知难而退。

叔侄二人灭了地上的火堆,拿土石把灰烬盖了,交头商量,准备即刻动手下墓,早下去早回来,他们带了三天的吃食饮水,以防下去了遇上迷魂阵鬼撞墙被困,侄儿知道先祖有个在悬墓疑阵里来去记路的绝招,此刻他身上背的最多的不是吃食火器,而是一大口袋的菽(古时候对大豆的称呼,五谷中的一种),遇到大墓,菽就派上了大用场。

夜色降临了,天麻黑了下来,山里开始有了弥漫的雾气,周围十步之外看不清任何东西。

先祖和侄儿来到坑边,突然看见坑内被他们揭开的墓道口石条上,静静地蹲着四个大小不一的金猴,正探头探脑,朝黑黝黝的墓道里张望。

这种金猴精灵古怪,在南山(古时候称秦岭为南山)上比较多见,所以先祖并没有感到奇怪,只是觉得眼前突然出现的情况,发生得有些蹊跷。

这些猴子什么时候跳进坑里去的?

我们两个大活人怎么就没有注意到?

先祖在心里问自己,却一时问不出个名堂。

本家侄儿不管三七二十一,抬腿就跳下了坑,嘴里叽咕道:

“哪里来的野猴,刚好一脚揣下去给咱们探道!”,他嘴里说着脚已抬了起来,坑上面的先祖突然厉声制止:

“且慢!快上来,这不是猴!”

“啊呀!难道是鬼?”

本家侄儿闻声收住了已经飞起的脚,急忙手脚并用,从坑里慌忙爬了出来。

“慌什么,慌什么!这不是鬼是猴!”

先祖踢了一脚还没有站稳的侄儿的腿说。

“一会儿不是猴,一会儿不是鬼,难道是狼不成!” 侄儿有些搞不明白。

“是猴不错,但不是活的,是死的,你下去先抱一个上来吧!”先祖对本家侄儿说。

侄子跟着先祖不是一年两年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原来是他自己下墓心切,一时真假不辨搞错了

他没有言语,轻轻地跳下了坑,抱起了脚下墓道封石条上的一只大猴子:

“狗日的这大猴也太重了,要是个金的咱们就发啦,可惜是个青铜的。”

本家侄子在坑里举起了猴子,先祖弯下腰接了上去,先祖的侄子又抱了一只小的,爬上了坑。

“咱们栽树别人乘凉,有人竟然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捷足先登了!”先祖有些生气,一把推倒了蹲在身边的青铜猴,对正举着小猴上看下摸的本家侄子说。

“不要紧,咱们一会儿下去做(杀)了他!”侄子的回答干净利落,他觉得既然有人前头下去了,无须再考虑什么,就地解决了一了百了。

先祖陷入了沉思,本家侄子放下手中的小猴,又跳下坑,把另外两个青铜猴也抱了上来。

“奇怪,没下去就拣到了宝贝,难道我们启开的这个洞是破了的锅底?(破了的锅底指已经被盗过的墓)”侄子说。

“不会,锅底没有这么齐整的封石条!这里的山土起码有上千年没被人动过,你摸了半天了,可断定脚下是哪个先朝的归隐?”先祖突然问侄儿。

“应该是前秦的吧,这金猴如此形象,倒应了大秦的富实,据说,骊山嬴政王陵寝里的青铜铜鹅,跑出来都能下蛋,不知道这几个青铜猴,弄回去会不会给咱担水劈柴。嘿嘿!”侄子不失幽默地回答。

“错,应该是战国的。”

先祖否定了侄子的判断,本家侄子没有争辩,继续把玩着摆在脚边的青铜猴,最后抱上来的这两只青铜猴形体比较大,他只好把青铜猴扳倒,用手仔细摸着青铜猴的屁股。

“叔伯,这个青铜猴的屁股眼里好像有宝贝?”

本家侄子说着,就拿指头抠青铜猴的屁股眼,先祖猛地一把抓住了他侄儿的手腕,但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