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鹰头女神(二)(第2/2页)

“哥哥,你是说‘地宫道’的音乐之道?不错,只要你跟我上山,答案不言自明。”

秦北洋不置可否:“既然,音乐可以克制镇墓兽,为何不用来克制九色?为何你们这些刺客,黑夜里或者墓道里看到九色,还要掉头就逃?”

“九色不是一般的镇墓兽。虽然,它亦宫商音律,风雅丝竹。但九色气场之强大,已非宫商音律所能克制。”

“也有道理,它已吃过不少灵石了。”

接下来,秦北洋、阿幽与九色开始寻找逃生的道路。在迷宫般的墓道之间,他进入一间间墓室查看墓志铭,发现了七八个王子,十几个公主,还有差不多同等数量的驸马和大臣,墓室与棺椁数量不下四十个……

竟是一座集体大墓——最底层是国王与王后的地宫,上方密集分布着王公大臣与皇子公主墓,全部在这七层石头台阶之中。墓室之间由迷宫般的甬道联通,有上下层的关系,有左右隔壁的邻居,就像曼哈顿摩天大楼饭店里的一间间客房。

公主安葬在皇帝附近,孙子孙女安葬在爷爷奶奶附近,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但把公主皇子与帝王都安葬在一座石头大墓内,又分布在上下左右相邻的台阶密室之内,恐怕是渤海国之独创……

穿过七层台阶的大墓,接近金字塔内的顶部。石壁空间越发狭小,要是个胖子就会被卡死。九色恢复为大狗走在前面,秦北洋与阿幽一前一后,侧着身子钻过缝隙,却看到墙上有字——

矿灯照亮唐朝的白话文,但也跟现代汉语差之甚远,更像《经变》故事。大意说这座大渤海国陵寝,乃是墓匠秦氏营造。秦氏本为唐朝皇家工匠,后因宫廷变故流落辽东,被渤海人掳至上京龙泉府,奉命修造王陵,按照白鹿原唐帝陵之形制。

又是秦氏祖先。

秦北洋未必是其直系后裔,但也值得赞叹,但在石头缝隙间无法下跪。

但他有个疑问:“白鹿原没有唐帝陵,只有皇子陵——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孙子,终南郡王李隆麒之墓,何来帝陵之说?石刻上说,这座墓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是武则天死后不久,应是渤海国早期墓葬,距离白鹿原唐朝小皇子之死,相隔不到二十年。”

两个人夹在石头缝里,阿幽将气息吹在他的脖子上:“哥哥,你还没有亲眼看过白鹿原唐朝大墓的地宫吧?”

“在我出生的时候,但我不记得了。”

“跟我走吧,我带你回白鹿原老家看看,你会有特别的发现。”

“回白鹿原?”秦北洋不置可否,再看头顶的石头,“可眼下,我们该如何逃出这座大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