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皮炸弹(第3/4页)

五十年代初期,不像现在路灯整夜照明,半夜十一点大桥上不供电了,月影朦胧,桥梁又宽,对面过来个推三轮的人,到金汤桥中间那辆三轮车突然推不动了。

郭师傅看对方推得吃力,他也是热心肠好管闲事,问了句:“用不用帮忙?”那人一听他说话,扔下三轮车就跑。郭师傅有心想追,却发现三轮上放着一团物事,上边拿草席子遮住,散发着一股浓重的血腥气,招了许多苍蝇嗡嗡乱飞。

他吃了一惊,以为草席子下是个死尸,揭开一看是几条死狗,心说这不怪了吗,用三轮车拉着死狗,为什么怕让人撞见?揭开三轮车上的草席,看那几条死狗肚子鼓起,用手一摸梆硬,显然填满了东西,立刻想起来在爆肚馆里听说的人皮炸弹,这是想炸大桥?

此时有巡逻的部队经过,郭师傅叫来当兵的帮忙,急着转移装在死狗肚子里的炸药,结果发现死狗里没有炸药,填的全是烟土,抽大烟的烟土,顺藤摸瓜查下去,破了一个案子,是解放前一个拉煤的,解放军攻打天津时,他趁着打炮打得厉害,到街上撬开一家烟馆,进去没找到钱,只偷了几箱烟土膏,这几年一直把烟土埋在自家房后,到乡下寻了买主,大烟膏能镇痛,比如得了骨癌这种绝症,疼得人恨不得求死,就需要大烟膏来镇住痛楚,乡下一些土郎中听说拉煤的有货,肯出钱买,但烟土膏子是违禁品,苦于运不出城,这天拉煤的想了个办法,套来几条野狗,勒死之后掏去内脏,将烟土塞进狗肚子,拿三轮推着,装成送去肉铺的死狗,想借着天黑混过检查运到乡下,没想到过桥时三轮车链子卡住了,遇上郭师傅问他一句用不用帮忙,那人也是心虚胆怯,扔下三轮跑了,要不然还不至于让人发现,这个拉煤的不仅似偷运烟土,身上居然还背着人命案。

公安人员去拉煤的房后挖剩余烟土,有住在附近的邻居来举报,说这拉煤的两口子住一间小屋,小屋在一条很偏僻的死胡同里,那地方在鲇鱼窝,居民大多是社会底层苦力,拉煤的日子过得很穷,有钱也不用拉煤了,身上穿的衣服是补丁摞补丁,可经常炖肉吃,隔着半条胡同都能闻见他们家炖肉的香味。

那一片的住户全是贫民,穷得连稀粥都喝不上,鲇鱼窝日子过得最宽裕的人家,逢年过节才舍得买手指大小的一条肉,还是最贱最贱的刮骨肉,买回来全家包顿饺子,因此对炖肉的香味儿格外敏感,大伙就纳闷一个出苦力拉煤的,一个月能赚几个钱,怎么总吃炖肉,而且是半夜才炖肉?

街坊四邻听说这个拉煤的会套野狗,寻思大概炖的是狗肉,又怕街坊撞见分一口,才如此偷偷摸摸,老街旧邻们一直对此耿耿于怀,直到有公安人员到拉煤的家里取贼赃烟土,有几个好事的邻居检举揭发,公安感到事情蹊跷,回去审问拉煤的两口子,一审全交代了。

原来解放前这夫妻俩吃人,那时拉煤的活儿又脏又重,能把人累吐血,“拉煤、熬糖、磨豆腐”合称三大苦,拉煤占着头一苦,但凡有别的活路,也不会做这个行当,不只是用车拉煤,拉到地方还得给人家一筐一筐背到门口码放整齐,整天吃糠咽菜肚子里没食儿,哪天眼前一黑一头栽到地上,这条命也就扔了,有一年赶上大饥荒,乡下树皮全让人吃光了,想套野狗都没处套去,这个拉煤的饿得眼珠子发蓝,有天路过转子房,转子房离鲇鱼窝不远,都在谦得庄一带,以前有段话,说是“打小空、捡煤渣,穷人挑担去卖盐;拉地排、扛大个,愿出苦力上河坝;谦德庄、逛一逛,刨去吃喝都是当;鲇鱼窝、转子房,坑蒙拐带害人坑;棒子面,硬窝头,咽不下,用棍戳;要抽烟,有锯末,要喝水,有臭河”。

说得很生动,足以想象鲇鱼窝转子房这一片的穷苦景象,尤其是转子房,好几条转圈的小胡同,房屋多半低矮简陋,素有蒙偷拐带害人坑之称,住的都是江湖人,很多人贩子也住在这,往常他们从地拐带来的人口,小孩卖给戏班,妇女卖进窑子,全在转子房一带交易,拉煤的从那路过,遇上一个乡下女人要卖自己的儿子,这孩子长得很秀气,也挺白净,荒年饿得活不下去了,准备托中人卖给城里有名的戏班子学戏,不仅是一条活路,没准往后还能有个出头的机会,乡下妇人没进过城,听说卖儿卖女要到转子房,一路打听着找过来,走到附近饿得走不动了,坐在路边歇脚,拉煤的起了歹念,他假装好心,说是看孩子可怜,要带孩子去吃点东西,妇人信以为真,让孩子跟他去了,拉煤的把孩子带到僻静之处,抄起挖煤用的镐头,一镐抡下去打倒了那小孩,裹住尸身扔在拉煤的三轮车上,再用煤灰埋住,拉回家告诉他老婆,是在马路上捡回来的死孩子,然后把小孩身上的煤灰洗净,剁去头足双手,三更半夜生火,皮肉骨头内脏炖了一锅,拉煤的老婆在旁边看着,直吓得魂飞胆裂,饿死也不敢吃人,可一闻见肉香,便顾不上怕了,没想到人肉会这么香,两口子当晚就把这孩子吃了个净光,以为这时候街坊四邻全睡觉了,怎知肉香传得这么远,周围的人全闻到了,听说那丢了儿子的乡下妇女心思窄,得知孩子让人拐走了,乡下女人没见识,也不懂鸣冤报案,一时想不开,跳大桥当了河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