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补办婚礼(第2/2页)

“老太太也放心了,如今就等着当祖母了。”

“可不是,还是您有福气,将来两位儿媳妇陪着,比养女儿的还要贴心。”

说的一唱一和的,好听的话儿哄着老太太开心,老太太心情好了,她们才有好日子过。

两位姨娘通过气儿了,等着二爷婚礼办了,就跟老太太提三少爷四少爷的婚事来,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那边老爷子亲自去接了那家的人,那家太太要三姨娘也去,“左右你也是也没去过上海,咱们一起去看看才好呢,带着五姐儿去,她年轻小姑娘,再怎么不出门也是爱玩的。”

最后一句话三姨娘就心动了,她不大爱出门了,一个是世道乱,出去了她就是睁眼瞎一个,大字不识的人,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年轻的时候想着四爷能带着她出去转转,可是四爷没这个觉悟,她就后宅里面闷了一辈子,京城的花花世界她没见识过,上海的繁华她也不指望见识的,没意思。

四太太是真拿着当姐妹看的,这么多年了,她不是个坏心的人呢,现如今那祯禧要嫁人了,她就放心了,跟冯家做亲家她放心的很。

冯老爷亲自来请,四太太心里面是高兴的,这才是正儿八经的亲家,人家态度首先就拿出来了,不然一个女孩子的名誉没有了,这么稀里糊涂的,人家男方不着急,你就只能等着。

现如今的世道不一样了,四太太也知道,身边多少人讲究的是自由恋爱,小儿女们自己看好了。

接触了一段时间了,按理说就能订婚结婚了,可是人家男方家长就是不说话,也不说定下来,也不说要结婚,也没说跟女方家长联系一下。

这样的姿态,就是不作为,因为一个女孩子跟男孩子接触几个月,身边人就都知道了,以后的名誉多少还是耽误了一些了,你男方拖着不给说话,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等着人家女方自己受不了了,提出来要去订婚结婚,女方本身就很被动了。

自古以来,男女声誉就带着不平等,女孩子受到的非议要多一点,男孩子社会对他们要宽容许多。

所以这一次,冯老爷能来,四爷四太太都高兴,就是老爷子,私底下也要对着人说一句好。

人家态度就在那里,那就去。

三姨娘回屋子瞧着五小姐闷着头做针线,叹口气,“四太太问我要不要去上海,五姐儿,你想不想去呢。”

看着她一头的汗,给她拿着汗巾子擦了,头发丝黏到脸上,又去往后面归拢好了,露出来年轻的脸庞。

五姐儿想去吗,当然是想去的,年轻的女学生,还是想走走的,尤其是外面的世界。

她低着头,咬断了针线,还是不说话。

三姨娘就着急了,这闷葫芦一般的性格,简直是要急死人了,还是耐着性子,“没事儿,你要是去的话,跟着四太太一起去就好,三姐儿好脾气的人,自然不会冷落了你,你只管跟着四太太就好。”

她是不打算去的,去了一个姨娘身份,平白让人笑掉了大牙。

“姨娘不去,我也不去。”

说完了,五姐儿就不再吭声了,她想什么三姨娘未必知道,她自己个知道,这些孩子里面,五姐儿是极为孝顺的,她时刻惦记着三姨娘的。

想着这是好事儿,要带着三姨娘一起去,一对母女,也是相互取暖了好多年。

五小姐有自己的心事了,她们现如今住在山上,好歹还能度日,只是四爷年纪大了很多,不能去城里面找事情干,如何供养一家人成了最大的问题了。

家里那祯禧时不时的寄钱来,她在外面去,写点东西还是有钱的,她自从毕业了以后,本来是要去工作的,可是城里面乱的很,三姨娘死活不让她去城里面。

如今要去上海,她心里面是有成算的,想着托着那祯禧,去上海找个工作干,然后赚点钱,也不白上了这许多年的学了。

这些日子,多亏了冯二爷,当年对着城里城外的革命党多有恩泽,帮助良多,因此现如今在山上,倒是衣食无忧,人家正儿八经的当着客人来对待的,冯二爷每次都有交待。

但凡是有从上海北平来往的,冯二爷必定是让人捎带着钱物的,一点儿也不亏待。

五姐儿是年轻人,她有年轻人的心性儿,看着山上的人热火朝天的干革命,越来越壮大,她也想着去尽一尽自己的心。

不说是别的,大家说起来那祯禧,没有不竖起来大拇指的,这是那家的荣誉。

她也是那家的人,想着就算是追随着三姐,也不能差到哪里去,跟个大小姐一样被养在家里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