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愿舍一人命,造我中华多繁荣(第2/3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甘十三自然也很是热情,把王红旗拉到了一片葡萄藤子下面的桌椅前坐下,随后朝屋里喊道:“白果,白果,你看谁来了?”

门推开,从里面走来一个看着朦胧恍惚的女子,却正是顾白果。

她瞧见了王红旗的大光头,不由得笑了,说:“原来是王大哥啊,刚做好了饭,一起吃点?”

王红旗心情大好,点头说道:“成。”

顾白果进去了,王红旗对甘十三说道:“得整顿酒啊,我可记得的,当初与你约定,说一定要喝顿大酒呢……”

甘十三笑了,说道:“酒没有,茶叶管够。”

王红旗没有坚持,而是继续问道:“你还没有告诉我呢,怎么跑这儿来了?”

甘十三淡淡笑着说道:“当初与凉宫御那老东西干了一架,差点儿没有死掉,后来不是没啥修为了吗,就干脆金盆洗手,脱离江湖。后来想着能干点啥呢?路上的时候,听他们说几个大学要搬迁了,学生们没地方上学,也没地方住,我一想,这不是我的老本行吗?你也知道的,我这个人,没得读过啥子书,平日里,又最喜欢像屈孟虎那样的年轻人……而且像我们这样的江湖人,整日打打杀杀的,一点儿用处都没有,不如这些学生,能够多读点书,学些有用的知识,等日后不打仗了,报效和建设国家,于是就来了……”

他平静地说着,脸上满是淡淡的微笑。

很显然,他对自己这些年过的生活,还挺满意的。

说话间,顾白果把饭菜给端了上来,都很简陋,一点儿没油烟的蔬菜,几个烀土豆和烤红薯,以及一小碟酱菜。

在王红旗面前,顾白果去掉了伪装,容貌与当初的少女几乎一般,只不过神态上多了几分妩媚端庄的成熟气息,而此刻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不知道你要来,也没有怎么准备……”

她端了一壶茶来,给王红旗倒上。

王红旗瞧了一眼,发现这也不是什么好茶,差不多就是一些茶梗子泡出来的热水而已。

他有些感触,忍不住问道:“何至于此?”

听到这话儿,甘十三不由得笑了:“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那叫一个辛苦呢……”

他招呼王红旗坐下,一边吃,一边聊天,告诉王红旗一些小故事。

西南联大这边的校舍,是请梁先生和林先生夫妇设计的,结果稿子从高楼变成了矮楼,又从矮楼变成了平屋,砖瓦变成了茅草屋,气得梁先生摔稿子了,但没办法,当时的条件是真的太差了,所以梁先生只有流着泪,重新修改起了稿子来。

那屋子没砖瓦,只有铁皮屋顶,一到下雨天,叮叮当当响,根本听不到讲课声。

老师无奈,只有让学生“停课赏雨”。

随着抗战持续,学校越来越穷,甚至得将铁皮屋顶卖掉,换成稻草的,一到下雨天,学生们只有打伞听课。

后来经费实在是太紧张了,教授的工资都不够糊口,文学系主任朱自清先生瘦到只有三十九公斤,连乞丐都嫌弃他。

那些教授、老师是真的苦,典当了所有,甚至去卖苦力,挣口饭吃。

闻一多先生为了糊口,甚至买了刻刀和一些印材,在街头摆起摊点来……

而就是这么一帮人,教出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学生。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这,才是民族魂……

王红旗沉默地听着甘十三讲完这些,小口饮着那茶梗子泡的水,良久之后,对甘十三说道:“以前之事,外忧内困,世事艰难,不过现在不会了。十三,我这次来找你,是想邀请你回北平去的……”

甘十三愣了一下,问:“什么?”

王红旗也是将当前局势大概讲了一遍,随后说道:“现如今北平已定,然那龙脉残缺,辉煌不再,难以成事——你应该知晓,这龙脉之事,可大可小,关系到的不是一朝一代,而是国运昌隆……那凉宫御以半神之境,能横行多年,不过就是满清将那龙脉给截取破坏了去,导致人才凋零。现如今新朝初立,需要重建龙脉,此举能够奠定我中华修行界的根基,让更多的天纵英才,能出自我泱泱中华,而非那东瀛之地。此事重大,为兄这才厚着脸面,过来邀请你……”

他话还没有说完,过来收拾碗筷的顾白果听了,却是变得很凶,对着王红旗骂道:“你要去自去,何必拉他?你……”

她还待再骂,却被小木匠拦住了。

王红旗有心解释:“我只是想让十三兄弟你去坐镇龙脉,并不妨事的……”

甘十三也拦住了他,沉声说道:“王兄不必多言,我知道了。”

他说完,却是起了身来,然后朝着屋子里走去。

顾白果似乎知道他要做什么,留在了院子外,随后垂泪,暗自啜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