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摒弃前嫌,通力合作(第2/6页)

白衣公子停步转身:“蒋寺丞有何吩咐?”

蒋维竟不知大理寺何时来了这样一位人物,对方认得他,他却不认得对方。他有些尴尬,便有心与对方结识:“说来惭愧,蒋某上月初到大理寺,识人不多,还未请教兄台尊姓大名,现任何职?”

白衣公子淡然一笑:“不敢,在下乃医者,并无官职在身。”

经他这般一说,蒋维才想起方才经过他身边时,的确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药香。蒋维有些惋惜,因为在他眼里唯有入仕才是正途,其他营生一概是旁门左道,不值一提。

可他又突然觉得眼前这白衣公子从医是极为合适的,将来必定也是一名悬壶济世的名医。如此一想,他更有心结识,却不料对方反应冷淡:“在下还有要事,先行告辞了。”

言罢只见白衣公子一拱手,便径直走到街对面去了。

蒋维看着他

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转身返回大理寺,这一次他刚跨入正门,迎面又碰上一个眼熟之人,正是昨日随他去安国寺验尸的仵作冯大郎。

“咦?蒋寺丞没去办案吗?”冯大郎主动开口,好奇地问道。

蒋维感到莫名其妙:“本官今日要推理案情,哪儿都不去。”

“奇怪,”冯大郎望了一眼正门外,“方才有位郎君问了小人好些问题,说是要随您去一趟安国寺,又匆匆走了。”

蒋维心中一沉:“你说谁?”

冯大郎指了指门外:“就是方才出去的白衣郎啊!小人当时还觉得奇怪,咱们大理寺何时来了这样一位翩翩郎君。”

蒋维脑中“轰”的一声炸开,一把抓住冯大郎的衣襟:“他都问了你什么?”

“呃,也没什么……就是……就是问了安成上人的验尸情况,小人都呈到您的案头了。”

蒋维大骂一句“该死”,松开冯大郎亟亟跑向门外,可街上哪里还有那白衣公子的身影,连一片衣角都找不到了。

“西岭月!”他狠狠咬牙。

就在蒋维发火的同时,萧忆已经走到了大理寺西北角的街口,那里停靠着一辆马车,郭家兄妹正在车上等着他。

萧忆径直撩起车帘钻了进去,就瞧见西岭月灵动的笑容:“怎么样,忆哥哥,得手了吗?”

“嗯。”萧忆言简意赅。

西岭月一边拊掌一边得意地笑:“我就说嘛,这世上谁能拒绝忆哥哥?只要你出马,

绝无失手。”

萧忆闻言亦是微笑,一瞬间,车内犹如春风拂面,好不惬意。

这一切都是西岭月的计划,为了得到安成上人的验尸结果,她做了两手准备——

首先,由她和郭仲霆出面,对蒋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通过正大光明的手段取得验尸结果。

与此同时,她让萧忆假扮成蒋维的下属,去找仵作冯大郎询问验尸情况。

果然不出她所料,第一条路没走通,第二条路走通了。

原本她是不打算将萧忆牵扯进来的,可她昨日已在李成轩面前放出狠话,她要自己去查案。但她心里清楚,单靠她和郭仲霆根本成不了事,郭家也不会支持他们,而要在短期内找到一个详知内情、可靠又有能力的帮手,实在是比登天还难。

于是她想到了萧忆。犹记得她最后一次去见安成上人时,恰好赶上义父萧致武抵京,萧忆却一下子猜到了她的去处,去安国寺找到了她。由此可见,萧忆对《滕王阁序》背后的内情把握得很精准,更难得的是,这件事从头至尾他都没有参与过,仅仅是靠她和李成轩、郭仲霆的只言片语便能猜到一二,试问这份心思谁比得上?

况且按照李成轩的说法,安成上人的死极有可能与生辰纲失窃有关。这案子的前因后果萧忆都熟悉,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郭仲霆也对她的识人眼光很满意,忍不住夸赞她:“月儿妹子,你

这个主意可真是绝了!萧兄恰好是医者,对活人死人都了如指掌,若换成别人去和仵作打交道,恐怕都听不明白。”

“了如指掌?”西岭月不忘调侃,“仲霆哥哥,你这用词的水平可是越来越高了。”

“还是月儿妹妹能欣赏我!”郭仲霆朝她挤眉弄眼。

西岭月撇了撇嘴,适时收回心思,转头看萧忆:“忆哥哥,验尸结果如何呀?”

萧忆如实回道:“听仵作说,安成上人的死状很奇特。他是背后中了三刀,刀口长约七寸,凶器遗留在了现场。”

“等等!”西岭月开口打断他,“你这么说我根本想象不出来,你得比画给我看!”

萧忆很是无奈:“我如何比画?”

西岭月沉吟片刻,心生一计,转头看向郭仲霆。

后者打了个冷战:“你你你要干吗?”

“不干吗,”西岭月甜甜笑道,“仲霆哥哥,劳烦你先当一会儿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