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皇族宗亲,各有所求(第2/5页)

这一看,竟是惊艳非常——面前这女子梳着倭堕髻,髻上插着一支点翠蝴蝶步摇钗,垂下两道流苏,穿一袭蜜合色联珠经锦半臂襦裙,戴一条青翠色烟纱软罗披帛。面若银盆,眼若秋水,眉如远山,唇如朱樱,勾起微微笑意,如三月桃花般明媚动人。

这是一种与李忘真截然不同的美,李忘真是清淡、脱俗、病态而娇弱的;她却是锦绣、富贵的,红润而神采奕奕,一看便是出身富贵、体态端妍、身子康健。尤其是她眉心那一点红痣,更添几分冶丽明媚。

然而西岭月刚受到身世的冲击,根本无心再关注其他人或事,更懒得去问这个美貌高贵的女子是谁。李成轩知她必定心情复杂,遂道:“西岭,你……”

他刚开口,六局的杜尚功便在管家的带领下前来禀报,说是生辰纲已经清查完毕,可以启

程回宫了。

秦瑟也觉得今日场面混乱,自己又肩负重任,不好多逗留,于是很善解人意地说道:“王爷,我先回去了。”

李成轩还是不够放心:“我随你再去看看。”言罢又迟疑片刻,转头看向西岭月,“西岭,你在这里等我。”

西岭月茫然地点头称好,就近寻了一张笙蹄坐下。

李成轩便与秦瑟一道返回前厅院子,做生辰纲的最后交接。六局的主官见两人去了这么久,此刻又一同返回,都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两人只当没看见,接过杜尚功的礼单开始盘问、查验,见这批珍玩规整得十分妥帖,数目品类也丝毫不差,均感到十分满意。

李成轩遂下令将这三十个箱子贴上封条,然后他用印泥,亲自在封条上盖上特制的印戳,以示归属。事毕,婢女们端来面盆供众人净手,待一切就绪,小半个时辰已然过去。

秦瑟这才笑着告辞:“今日得王爷亲自打下手,我真是占了便宜。”

李成轩与她太过熟稔,也没多客气:“快走吧,你不是还要去安国寺为母后请经?”

李成轩所住的永福坊地段极佳,与大明宫只隔了一个长乐坊。长乐坊内有一座寺庙名为“安国寺”,因是睿宗在藩时的王宅旧址,又得玄宗大肆扩建,故而常有皇室宗亲出入。李成轩的母亲、皇太后王氏便一直信奉安国寺的香火,手旁若得了什么珠玉宝器,皆是送到这座寺

庙来开光。

这一次秦瑟前来交接生辰纲,也是领了她老人家的旨意,要拐道去安国寺请住持广宣禅师亲自写一帖《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再走建福门返回宫中。

秦瑟才想起来还有这件大事没做,不禁揽袖笑道:“若不是王爷提起,我险些忘了。”

李成轩眼看着天色已经不早,便道:“我府里还有事,就不送你了。”

“外头有神策军,不劳您大驾。”秦瑟体贴地笑着回道,带着一群人和三十个箱笼浩浩荡荡地离开。

李成轩吩咐管家好生相送,自己则重新返回西岭月所住的小院。他刚走到门口,便瞧见她坐在方才那张笙蹄上,面无表情地低着头,而萧忆正站在她身旁解释着什么,丝毫掩饰不住爱怜与关切之色。

阿翠站在两人身边,最先看到李成轩,立即行礼唤道:“王爷。”

萧忆闻声抬头,知道他有话要对西岭月单独说,便领着阿翠先行离开。

从始至终,西岭月一直没有起身见礼,不知在想些什么。

细算起来,自她受伤昏迷已有半个月了,今日还是两人头一次见面,李成轩细细打量着她,忍不住唤了一声:“西岭。”

西岭月抬起头,一双眼睛红红的,轻声说道:“多日不见,王爷清减了。”

李成轩沉默着,没有回话。

她此时已经完全冷静下来,不由自主地抚上肩膀:“王爷,难道我……我真是……郭家的女儿?”

“如今还

不能确定,要等你义父前来。”

西岭月露出几分难言的表情,像迷茫,又像震惊,默然良久才道:“方才,长公主都告诉我了……她丢女儿的事。”

李成轩有些胸闷:“抱歉,这些日子我一直瞒着你。”

他的同胞姐姐汉阳长公主李畅,当年丢女儿之事牵扯了一桩皇家秘事,往后的十几年里一直是宫中讳莫如深的话题。

此事要回溯到二十几年前。当时他们的祖父德宗尚且在位,他的皇姐还不是汉阳长公主,而是德阳郡主,未及笄便被许给了代国公之子郭鏦。李唐皇室和郭家多有姻亲关系,公主郡主们婚后素来是辟府单住,除了年节之外,无恩旨不得随意回宫。但因德阳郡主受祖父德宗恩宠,被获准婚后随时回宫。

后来,德阳郡主生郭仲霆时伤了身子,足足在家休养了一年多,待到发现自己又怀了第二胎,这才匆匆进宫报喜,被母亲王良娣留宿在了东宫。当日黄昏,她和乳母带着幼子在太液池畔散步,却因太久没进过宫,就此迷了路,这便撞见了一名禁军侍卫和宫妃通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