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种族主义杀手约瑟夫·保罗·富兰克林(第2/3页)

等弗林特从法庭中出来后,就被躲藏在街边的富兰克林袭击了,因为富兰克林的目标是弗林特,所以弗林特的律师只是胳膊受了点儿轻伤。但弗林特却身受重伤,因为子弹从弗林特的胃部穿过,伤到了弗林特的脊椎,这种伤害是永久性的,造成了弗林特的下半身瘫痪,虽然弗林特捡回了一条命,但余生都得在轮椅上度过了。

因为脊椎受创,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弗林特每天都要忍受强烈的疼痛感,有时候甚至得服用止痛药,渐渐地,弗林特开始对止痛药上瘾。最终弗林特决定接受手术,切除了受影响的神经。从此之后,弗林特才不用每天都受到剧痛的折磨。但因为之前弗林特服用了大量的止痛药,导致了中风,留下了说话困难的毛病。

不久之后,又有一名女大学生死在了富兰克林的枪下。富兰克林杀死这名女大学生的理由也和之前一样,因为这位女大学生说自己曾和一个牙买加人约会,这种跨种族的恋爱轻易地激怒了富兰克林,所以他就下手了。

在辛辛那提,富兰克林又跟踪上了一对夫妇,这对夫妇的肤色不同,他们的婚姻是跨种族的。但在等待的过程中,有两个孩子走了过来,是3岁的埃文斯和他14岁的表哥莱恩,这两个孩子的肤色在富兰克林看起来很费解,于是就朝着他们开枪了,并且连开了好几枪,在确保两个孩子死亡后,富兰克林才离开了案发现场。不久之后,富兰克林就后悔了,这是他第一次出现内疚的心理,觉得自己不该向两个孩子下手。

1980年富兰克林被捕了,在监狱中,富兰克林老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并且承认自己杀害了20多人,但这只是个大概数据,因为富兰克林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死于他的枪下。但是被富兰克林杀死的人大都是有色人种,因为富兰克林的杀人动机就是“开展种族战争”。自始至终,富兰克林都没有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内疚,在他看来所有的犹太人都该死,有色人种就应该给白色人种腾出生存的空间。

在庭审中,富兰克林被控告需要对密苏里州东部城市圣路易斯的凶杀案负责,此外还有另外7起谋杀案与富兰克林有关,最终富兰克林被判处死刑,并押往密苏里州邦泰勒市的监狱。但这个死刑的执行却在30多年以后,最终富兰克林被注射药物执行死刑。

在正式接受死刑之前,多家媒体都采访了富兰克林,并询问他的感受。当时富兰克林戴着手铐并隔着玻璃接受记者的采访,平静地回答了许多记者的问题,并且对记者说,尽管他的死期就要来了,但他一点儿也不觉得害怕,因为他在监狱中读了许多书,已经治好了变态的心理,他已经成了一个正常人,不再是个危险的种族主义者。

富兰克林表示他已经明确知道了自己死刑执行的日期和时间,对此富兰克林表示这是神的旨意,尽管自己不想死,但依旧会虔诚地接受神的旨意。富兰克林表示自己已经进行了忏悔,而且神也接受了,在死后自己会进入天堂,他的生命不会因为死亡而终止。

在记者提到那些被害人时,平静的富兰克林的情绪开始出现波动,与之前的面无表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富兰克林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且表示自己在杀人时,会把自己看成是越南战场上的一名白人士兵,美国是他的“战场”,而自己则是一名受过良好训练的“狙击手”,那些有色人种,例如犹太人和黑人以及跨种族的婚姻和恋爱则是他的“敌人”。

在接受死刑的时候,富兰克林表现得十分平静,没有拒绝最后的晚餐,也没有在接受死刑前发表任何书面声明。在前往死刑执行室的过程中,富兰克林也表现得很平静,一声不吭地跟着执法人员,在接受注射前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邦泰勒市监狱给富兰克林准备了一种镇定药物,这种药物会以注射的方式进入富兰克林的血液。在注射药物后不久,富兰克林就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开始大口地喘气,但很快就停止了,没有了生命迹象。

【犯罪心理分析】

富兰克林属于使命型连环杀手,在富兰克林看来,那些有色人种都该死,在选择被害人时,他受到了所谓信仰的影响,富兰克林甚至认为自己身处一场战争中,而这场战争则关乎白种人的存亡。富兰克林想利用杀人来挑起一场种族战争。这也是使命型杀手的特点之一,只以特定人群为目标,除了富兰克林这样的种族主义杀手外,妓女、同性恋、流浪汉等也都会成为使命型杀手的目标。

使命型连环杀手极具组织性,在挑选目标时都会很慎重,通常不会误伤目标以外的人。在选择了目标后,使命型杀手就会跟踪,就好像富兰克林也会跟踪目标,然后选择狙击地点,而且富兰克林所携带的步枪都有瞄准器,这样可以帮助富兰克林迅速地完成射杀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