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才变杀手西奥多·凯辛斯基(第2/3页)

1979年5月9日,西北大学又发生了一起邮包炸弹事件,被害人是一个名叫约翰·哈里斯的土木工程系研究生。由于这是一枚威力不大的袖珍炸弹,所以哈里斯并没有什么大碍,只是双手被烧伤和脸部被熏黑罢了。

与此同时,FBI也接到了报警电话,并且很快赶往机场,一架从芝加哥飞往华盛顿特区的客机,在起飞15分钟后,行李舱突然发生了爆炸,飞机只好迫降。经过一番检查后,FBI特工找到了一个邮包炸弹。这枚邮包炸弹由于密封不严,装着炸药的钢管内部根本无法产生巨大的压力,所引起的爆炸威力也很有限。虽然这起炸弹事件并未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依旧引起了FBI特工的重视,可是FBI特工并未调查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就连嫌疑人都没有确定,为此联邦调查局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专案组。美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这起爆炸案件,给出了100万美金的悬赏。这起案件自然是凯辛斯基所为,他之所以往飞机上送炸弹,就是因为他十分讨厌飞机。

1982年5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菲舍尔教授的私人秘书珍妮特被一枚炸弹炸伤了。这枚炸弹是从美国中西部杨百翰大学寄出的,收件人是菲舍尔教授。当时,菲舍尔教授已经离开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两年了,在范德比特大学任教。菲舍尔教授的一位同事在接到这个邮寄包裹后,就把它送到了菲舍尔的办公室内。当时菲舍尔教授正好到外地讲学去了,所以当珍妮特打开邮寄包裹后,就被炸弹所伤。联邦调查局的专案组在接到报案后,立刻对这枚邮包炸弹进行了检查,并且发现了新的线索,装着炸药的钢管内有凶手写下的两个大写英文字母“FC”,这是“Freedom Club”的缩写,意思是自由社团。这是凯辛斯基故意留下的线索,目的是给FBI特工造成迷惑,让FBI特工把调查目标放在自由社团这个组织上。

在凯辛斯基长达17年的炸弹运动中,有不少人受伤,还造成了3人死亡。1995年4月24日,凯辛斯基寄出了自制的最后一枚炸弹,收件人是加州林业协会的总裁吉卜特·莫里,他被炸弹炸死了。

此外,凯辛斯基还寄出了3封信。其中一封信寄给了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大卫·加勒特,他曾经被凯辛斯基的炸弹袭击过,虽然没有丧命,但却失去了几根手指,在这封信中凯辛斯基嘲笑他“会笨到打开一个陌生的邮件”,如果加勒特当时不打开那份陌生的邮件,那么也不会被炸弹所伤。加勒特是凯辛斯基的老朋友,在得知凯辛斯基被捕后,他并未怨恨凯辛斯基,同时还对凯辛斯基所提出的理论表示了赞同,处于工业文明社会的人类的未来,真的是危险重重。收到凯辛斯基来信的还有遗传学家理查·罗伯特和飞利浦·夏普,他们曾经在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在这封信件中,凯辛斯基警告这两位遗传学家,要尽快停止他们的基因研究。《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这两家在美国颇具影响力的报刊也接到了凯辛斯基的来信,凯辛斯基扬言,如果《纽约时报》或《华盛顿邮报》能发表他的宣言,那么他就停止炸弹运动。

凯辛斯基的威胁让《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他们答应凯辛斯基发表他的文章,那么可能会引起社会恐慌,毕竟这是司法部牵头追踪的案件。如果他们拒绝了凯辛斯基,那么凯辛斯基可能会继续引爆炸弹。最终两家报社的负责人把皮球踢给了美国司法部,并很快得到了回信——发!

最终,凯辛斯基的这份35000字的、名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的宣言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以手册的形式散发给了民众。《工业社会及其未来》的宣言小册子影印了凯辛斯基的字迹,这是FBI出的主意,目的是让公众识别字迹,从而找到凶手。这个办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凯辛斯基的哥哥戴维告诉FBI特工,这字迹与凯辛斯基很相像。

起初戴维也没有注意到《工业社会及其未来》的字迹与凯辛斯基的相像,但戴维的妻子琳达却提醒他,凯辛斯基很有可能就是那个恐怖分子。凯辛斯基很早就开始了隐居生活,所以琳达并未和凯辛斯基见过面,也就是说她的怀疑纯属是建立在女人的直觉上的。

琳达为了验证自己的怀疑,就翻箱倒柜,找到了凯辛斯基曾经写给戴维的信件。戴维把信件和宣言的字迹进行了对比,但还是不敢确定,于是就找了一位私家侦探,对凯辛斯基展开了暗中调查,并把搜集到的情报交给一位华盛顿的律师进行分析、整理。不久之后,戴维就带着这些证据找到了FBI,并且获得了100万美元的奖励。两个月后,凯辛斯基在自己的小木屋内被FBI特工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