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杀机(第3/5页)

“两次你都看清楚了吗?确实是男主人在梦游吗?”何钊问。

“当时虽然是夜里,没有开大灯,光线挺暗,我也没有看到他的正面,但看他的衣着和个头,也完全可以断定那就是男主人。”刘妈回答说。

“那么今天的事呢?今天的事你又怎么看?”何钊又问。

“今天的事呀,我可真不好说,事发时我已经睡了。唉!叶先生可是个好人,他死得真可怜!”刘妈最后满怀同情地说。

询问完三人以后,何钊问赵忆兰:“现在,你怎么看这个案子?”

“正如老杨所说的:此案简单明显,系死者在梦游中失足坠楼而死,属于意外死亡。”赵忆兰回答说。

“此中难道就没有一点疑点?比如说死者叶子明是否真的犯有梦游症?他又是否真的是在梦游中失足坠楼而死,而不是被人从阳台上推下去的?”

“当然,在取得确凿的证据以前,我们都不能随便肯定什么,也不能随便否定什么,但你所说的那种可能性,委实是太小太小了。”

“不!哪怕是只有极其微小的一点可能性,我们也应该去努力加以证实,弄个清楚明白。否则,就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做出错误的结论。”何钊说到这里停顿下来,稍稍思索了片刻,然后又说,“下午我想往湘雅医院去拜访一下死者的医生朱红大夫。你负责去调查一下死者的经济状况,看看他留下了多少财产?有没有立下遗嘱?这些遗产将怎样分配?”

“好的。”赵忆兰说。

朱红是江州市有名的精神科大夫,这一行的权威,但他却坦白地告诉何钊,对于梦游症,他还真缺少研究。他说:

“梦游是人们睡眠中的一种潜意识活动。有时人们虽然已熟睡,但大脑却未完全进入休眠状态,仍在进行潜意识的活动。这种浅层次睡眠中的潜意识活动,有时表现为做梦,有时则表现为梦游,当然,后者的人数远比前者为少。由于是睡眠中的潜意识活动,醒来后这种活动会自行停止,与正常人一般无异,用脑电波等仪器是检测不出来的。又由于患有梦游症的人为数极少,即使知道自己患了梦游症,一般也不会来医院诊治,因此医学界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少而又少。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精神病医生,自然也不会例外。”

“那么,你是怎么诊断出叶子明患有梦游症的呢?”何钊问。

“不是我诊断出来的,而是病人与病人家属自述的。我只不过是按照他们的要求给开了一些安神补脑液和安眠药,作用是改善病人的睡眠状态,提高他的睡眠质量,使他能够迅速进入深睡眠状态,从而抑制大脑的潜意识活动,不再发生做梦和梦游的现象。”

“那么,你能确定叶子明真的患有梦游症吗?”何钊又问。

医生笑了,说:“我刚才不是已经明白告诉你了吗?我只是根据病人自己的口述而作的诊断。”

医生的话在何钊的脑子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回到局里,医生的那一番话还一直在他的脑中盘旋,挥之不去。

是呀,那个叶子明是否真的患有梦游症呢?医生未作诊断,女儿只看到他的背影,女佣也没有看清楚他的面目,只有他妻子拍摄的那一段录像上有着他清楚的身影,但那一段录像又是否完全真实可靠呢?他不觉打开电脑重新观看起那一段录像来。

这段录像他已经仔细地看过了许多遍了,没有发现拼接和涂改的痕迹,很像是真的。录像中,叶子明穿着一件睡衣从卧室里出来,径直走进客厅,在窗前站了一会儿,又转身走出客厅,返回卧室。在他站在窗前的那一会儿,摄影者还把镜头移向了墙上的挂钟,那挂钟的时针正指向1点……

何钊正在一遍又一遍反复地观看录像,赵忆兰快步走了进来,把一份材料放在何钊的面前,说:“叶子明的尸体解剖报告送来了,是汤平法医负责解剖的。报告有三点内容:第一,死者颅脑严重受损,系死者从楼上坠下,头部与水泥地面相撞而造成的,伤口直径4厘米,颅骨破裂,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二,死者身体其余部分毫无伤痕,没有坠楼前与人撕打过的痕迹;第三,死者血液中有安眠药巴比妥的成分,但分量不足以致死……”

“那么,能使人昏睡吗?睡后又能起来梦游吗?”何钊问。

“这一点,我已经打电话问过汤平了。他说测出的药量足以使一个健康人入睡;至于入睡的深度,则因人而异。如果是一个长年服用安眠药的人,或者是一个连续服药而产生了抗药性的人,那么他是否能进入深度睡眠,或是睡后是否还能起来梦游,他可就说不准了。”赵忆兰回答说。

何钊点点头,又问:“叶子明的财产呢?调查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