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第4/7页)

“大妈,您看清楚了吗?他是不是您的儿子?”何钊问。

老人这才迸发出一声惊呼:“天哪!是他,真的是他……”接着便老泪纵横地哭了起来。

毋庸置疑,死者确实就是她的儿子,吴晓兰的丈夫杨大江。第三种可能性完全被排除。

送走老人以后,赵忆兰问:“现在怎么办?”

“把疑犯的画像分发到各个派出所去,请他们协助查找此人。在全市的户籍档案里,一定能查找到此人。”何钊回答说。

此人很快就查找到了。他叫卢江,今年28岁,住在河西坊16号,是一名公司职员。

然而,当何钊与赵忆兰按照地址找到他家时,却扑了个空。据卢江的母亲说,卢江已于五天前失踪了。

“什么?卢江失踪了?”何钊一怔,连忙问。

“是的,那天是星期天,他一早就出去与女朋友约会,这一去呀就没有回来。这几天,我托亲友找遍了他有可能去的地方,都没有他的消息。”卢大妈忧虑地说。

“那么,他的女朋友呢?她又怎么说?”何钊问。

“说来见笑,由于我们家境差,不富裕,卢江谈了几个对象都没有成功。这个女朋友是最近才认识的,我还没有见过这姑娘,卢江也没有把她的名字告诉我。说是两人刚刚认识,以后还不知怎么的,待过一段时间再带她回家来见我。”卢大妈说。

“原来是这样。那么,卢江有没有说去哪里约会?”何钊又问。

“没有。像这种事情,他不说,我也不好追问。唉!当时我怎么就没多问一句?”卢大妈说罢叹了一口气,看来她很为自己当时没有多问一句而深感后悔。

他们立即围绕着卢江展开调查工作,希望能查找到有关他的线索。他们首先去了卢江的工作单位,对卢江的情况做了一番调查。在那里人们告诉他们说:卢江为人正派,行为端正,工作兢兢业业,绝不可能做出偷盗汽车,肇事伤人后又驾车逃逸的事情。

接着,他们又逐一寻访了卢江的亲友。亲友们对卢江的失踪都很关心,但却无一人能提供寻找卢江的线索。

最后,他们总算在一个名叫刘新的人那里了解到一些有用的线索。刘新告诉他们说:他与卢江是铁哥们,平时无话不谈。卢江最近正在谈恋爱,有一次,曾经对他谈起过与对方认识的过程。

那是在半个月前,有一天中午,卢江正在他们单位附近的那个江畔公园里看书。因为离家远,卢江中午都不回家,单位里人声嘈杂,又不适宜看书,而这时江畔公园里的游人却寥寥无几,加上有绿树遮阴,花卉飘香,倒是一个休憩与看书的绝好处所。卢江在一处树荫下的长椅上,看书正看得入神,忽然觉得眼前一暗,有什么东西遮住了他的光线。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姑娘站立在他面前。那姑娘中等身材,胖瘦适中,穿一身紧身的蓝色春装,把身体各部位的优美线条都凸现了出来,尤其是她那一张眉清目秀、艳如桃花的脸,更显得青春靓丽、楚楚动人。卢江一时不觉看得呆了。

那姑娘见他一直痴痴地看着自己,不觉莞尔一笑,说:“我可以坐这里吗?”

“当然,当然。”卢江这才从呆怔中清醒过来,连忙往旁边挪挪身子,让出半边椅子。

姑娘在长椅上坐下,看了一眼他手中的书,又说:“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牛虻》?”

“是的。”他回答。

“现在看这一类书的人已经很少了。”她说。

“至少眼下就有两人例外。”他幽默地回答了一句。

姑娘又是一笑,说:“我是看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提到了这部书,才找来看看,谁知一看就被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也是。”卢江说。他忽然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激动和喜悦,立刻敞开心扉,与她交谈起来……

听完刘新的介绍,何钊问:“那么,你知道那位姑娘的姓名吗?”

“知道。她叫罗红珠,是金城贸易公司的一名业务员。卢江曾委托我去他们公司暗访了一下,从侧面了解她的情况。据那里的人说,因为家里穷,她高中毕业以后没有去读大学,进公司几年,工作很勤奋,人缘也好。暗访的那天,我曾远远地看过她一眼,人模样长得挺不错的。”刘新回答说。

“那么,她一定知道一些卢江的下落了?”赵忆兰说。

“哎!这事就别提了。”刘新忽然一下改变了态度,生气地说,“卢江失踪以后,我曾经去找过她一次。谁知那女人却绝口否认她与卢江的关系,竟说她根本不认识卢江这个人。”

“什么?竟还有这样的事?”赵忆兰说。

“是呀,这事使我很生气。后来想想,他们之间很可能产生了什么矛盾,或是发生了其他一些非同一般的事。”刘新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