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案 舞女情挑大世界 神偷显技黄浦滩(第4/7页)

仓库的院子里,亮着一盏微弱的弧光灯,我们爬上一个仓房屋顶,观察院里的情况。两伙人站在灯影里,地上放着四个箱子,一个小皮箱,三个大木箱。半里地外有个瞭望塔,一束探照灯打在院子里,有节奏地扫来扫去。

小宝指指院里,问袁阿生:“怎么过去?”袁阿生盯着探照灯看了一会儿,挠挠腮帮子:“走过去。”说完,沿着房顶溜了下去,落在院子里,径直就往那群人走去。

小宝拽拽我:“这小子傻?这不找死吗?”

我没接话,看着袁阿生往前走。他走走停停,一会儿站着一动不动,一会儿蹲下来,盯着地面发呆,走到树下面,就贴在树干上。探照灯左右移动,院里一阵亮,一阵暗。袁阿生始终让自己跟在灯光后头,越走越接近阴影里的几个人。

两伙人聊完,交换了钱和货,分头去了仓库两边,完全没察觉有人走近。袁阿生好像消失了。

小宝瞪大眼:“妈的,他们瞎了?这是演戏耍咱们?”

只见袁阿生从阴影里轻轻弹起来,几步跟上提小皮箱那人。那人一动,他就跟着动,那人停下,他也停下,始终贴在身后。我想起戏台上表演黑夜偷东西的武丑时迁,跟在人背后贴着,被偷的人睁眼瞎一样周旋。这小子真是个神偷儿——不是被偷的人瞎了,而是他跟着人坐卧站走的节奏,细微察觉,准确地反应变化,甚至呼吸都跟人一致。

后来,他告诉我,他瞧不起蛮干的强盗,毫无技术含量,更看不起在滚水里捞肥皂和嘴巴吞刀片的同行。最厉害的贼不是动作有多快,而是跟上别人的节奏,会隐身。就这一样本事,他苦练了十年。

袁阿生跟着那人绕了几圈,等机会下手。忽然一阵汽车马达声,院门冲进一辆车,跳下四五个黑衣人,抡起机枪就扫射,一排子弹打在仓库墙上。

我和小宝赶紧从房顶下来,躲在黑处。院里传来交火的声音,一阵骂声,听上去是群日本人。

过了五六分钟,院里没了动静。我俩沿着院门溜过去看,那辆车停在院子中间,还没熄火,黑衣人全死在地上,像是遭了埋伏。之前院里交货的几个人和袁阿生都不见了。

又等了一会儿,仓库后头走出三个人,每人提着个大皮箱。领头的穿着风衣,头戴呢子礼帽,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

三人经过汽车时,里头突然跳出个日本浪人[11],一刀刺向三人。领头的那人拎起皮箱挡住东洋刀,抬腿把日本浪人踢翻,露出一条修长的腿,小腿紧绷,大腿浑圆——是个女人,风衣底下穿着条裙子。她抬手一枪,打死倒在地上的日本浪人,带着另外两人跑到岸边,跳上一艘小艇。刚刚站稳,不知从哪又冲出俩黑衣人,朝江面上一通乱射。三人蹲下躲避,一个人手中的箱子掉进了江里。小艇左右摇晃几下,往江心冲去。领头那女人,礼帽被风掀飞,飘起一头长长的卷发。

这时,一辆别克车沿着江岸冲来,小山从车窗探出身,抱着一把“手提花机关枪”扫射,两个黑衣人应声栽倒。剩下几个朝着别克车一阵猛扫,车窗被打得稀烂。我翻身冲出去,开枪放倒了几人,喊小山停车。

手提花机关枪,即MP18,是“一战”时德国为突破沟壕而设计的冲锋枪,因为其枪管外套筒上的散热孔,在中国俗称为“手提花机关枪”

这孩子从车座上站起,扬起枪,喊了声“金爷有两下子”。跳下车,看见院里一地死人,她开口就骂:“册那,我以为你们死了——你们干的?”

我说完刚才的情况,小山把机枪递给小宝,一个猛子扎进江里。半根烟的功夫,她在百米开外的江面上冒出头来,高高举着那人掉下的皮箱。

她爬上岸,把箱子递给小宝:“看看什么东西。”

小宝看了她一眼,脸憋得通红,脱下西装褂子递给她。小山哈哈一笑,扯了扯贴在身上的衣服,接过褂子披上。箱子里是四把手枪,还有五颗法式手榴弹。那三人带走的两箱,八成也是军火。

小山蹲下,拿起一把枪,退下弹匣:“真家伙,都是德国货。”

江面上哗啦一声水响,又钻出个人,是袁阿生。他手里也举着个箱子。这是他要偷的小皮箱,里头满当当全是金条,正是福源钱庄丢的那批。

袁阿生说,他本想偷那人,没想到外头开了枪,“吓得我赶紧跑,那小子却给人一枪打死了。”他拿了箱子就跳进江里,贴着条木船藏在水下,直到岸上没了动静才敢露头,“我看这帮人像北方来的——太野了,偷金条不算啥,估计还想干票大的。”

小山把武器和金条装进别克车,我和小宝检查了死去的黑衣人,一共九个,人人腰里都别着武士短刀。这群日本人不像卖枪的,也不像买枪的,更像是来打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