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秘传论语(第2/4页)

幸好韩嬉心细,早已想到这一点。几天前,硃安世已从屠长那里偷了些墨粒,他碾碎了几颗,调了一点墨汁,用一根细树枝蘸着墨汁,一笔一划,将那些字仔细描画一遍。

他从来没写过字,三十二个字全部描完后,竟累出一身汗,手指僵住伸不开。

等字迹晾干后,他才小心卷好,塞进床脚砖下挖好的一个小洞里,盖好砖,才躺倒在床上,四肢大张,笑着睡去。

第二天,卫真又偷扔了一个绢团在羊圈里。

硃安世又避开眼目捡起来,回去用细树枝蘸墨描画过后,藏在床下洞里。

此后,卫真每天都来传递一句《论语》,除非有时硃安世正好被差事缠住,赶不到羊圈,或者羊圈里还有其他人,卫真经过时,便不投掷,第二天等硃安世独自在羊圈时才丢给他。

硃安世渐渐安下了心,一句一句慢慢积攒。

每隔一阵,他就趁人不备,溜到苑区,藏在太液池边的树丛中,眺望水中央的渐台。其上果然有几十个人影来回走动,应该是宫卫,日夜如此,从来没有空歇。渐台上楼阁错落,也不知道驩儿被囚在哪一间。

有时,他忍不住想再次泅水过去,救出驩儿,但又立刻提醒自己,一旦失手,只会害事。于是,只能强逼自己,耐住性子。

有天,他去鸡圈捉鸡,见一只鸡伸着头颈,去啄墙角一只蟋蟀。他立即想到驩儿,驩儿一个人被囚在渐台,一定寂寞难捱,不知道那只木雕漆虎还在不在他身边?想到此,他忙赶开那鸡,捉住那只蟋蟀,用草秆编了一个小笼子,把蟋蟀装进去。等卫真来取食盒的时候,溜到门外等着。

见卫真出来,擦身时,他忙将小笼子递给卫真,小声道:“给那孩子,多谢你。”

卫真接过笼子,一愣,虽然他每天传送《论语》,但始终低着头,从来不看硃安世,今天他却抬起眼望过来。硃安世这才看清他的目光:慌乱、惊怯、悲郁、凄惶、悔疚、犹疑……说不清有多少伤心在其中,像是被猫撕咬戏玩却无力逃脱的小鼠一般,一碰到硃安世的目光,立即躲闪开,微微点了点头,便拿着蟋蟀匆匆走了。

硃安世知道卫真是为追查孔壁《论语》下落,不慎被捕受刑,望着他清瘦佝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同命相怜之悲,不由得长长叹了一声。

此后,硃安世想法设法找寻各种虫子,螳螂、蚱蜢、萤火虫、蝴蝶、瓢虫……偷偷交给卫真,送去给驩儿解闷。秋后,昆虫没有了,他就自己动手,用泥捏、用木雕、用草编,将自己幼时的玩物、给儿子郭续买过的玩具,都一一仿着做出来。虽然手法笨拙,做得难看,为便于藏递,又得尽量小巧,因此十分粗劣,但毕竟比没有好。

本来这皇宫让人窒闷,自他开始动手做这些玩物,竟越来越着迷,浑然忘了周遭。

转眼,已是春天。

硃安世进宫已经半年,《论语》一共传了一百二十多句。

来之前,司马迁曾说整部孔壁《论语》至少有六百句。硃安世算了一下,全部传完,恐怕得到明年了。他本来就性子躁,一想这还要这么久,便有些沉不住气。

但一想,驩儿其实比他苦得多,就连卫真,处境也比他艰难。半年来,卫真连头都没好好抬起过,更不用说见他笑。比起他们两个,自己还有什么道理急躁?

于是,他又耐下性子,踏实做活,尽量不犯一点错,不多说一个字,就连苑区太液池边,也不再偷偷去了。好让自己能在这里平安留到《论语》传完。

屠长见他做事勤快、手脚利落,便很少说他。其他人见他始终板着一张疤脸,也都不来招惹。

倒是那个阿绣,在一起做活时,总是在一边说个不停。硃安世虽然极少答言,但每日闷着,有个人在身旁说笑,毕竟好过些。他也大致知道了阿绣的身世——阿绣也是茂陵人,一个小商户家的女儿,几年前,她父母犯了事被问斩,她则被强征进宫,派在阳石公主宫中做绣女。一次无意中撞见公主与丞相之子私通,被公主挑了个错,遭了罚,脸上被黥了墨字,贬到这里来做粗活。

硃安世见她身世堪怜,性格又好,虽不多和她说话,平日能帮时也会帮一点。

却没想到,阿绣竟一直在偷偷窥探他的举动。

有一天,硃安世扛着宰好的羊,送到前面厨房。回来时,见屠宰苑里的人全都站在院子中,分男女站成两排,屠长立在最前面,所有人都神色不安。再一看,却见厨监背着手立在廊下,神情冷肃。

屠长见硃安世回来,朝他撇嘴示意,硃安世忙过去站到男屠一排。

院北一间居室传来翻箱倒柜之声,硃安世偷眼一看,只见有几个黄门在里面搜查。他大吃一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几个黄门搜完出来,似乎什么都没找到,又进了隔壁居室继续搜查。硃安世见他们连床板都要掀开,更加惊怕。下一个居室就轮到他的,他急得火燎,却只能站在这里眼睁睁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