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许国光和三文(第2/16页)

许国光特意挑选了这个时段,因为上午新店空无一人。下午一点钟以后,店里就要热闹了,新招聘的服务员全部要来,由老店调来的领班进行培训,厨师也要来,熟悉一下厨房,对崭新的厨房设备,就连那些锅碗瓢盆切肉刀,都要逐一上手,厨师离开了用惯的家什,总觉得别扭,这跟作家用惯自己的笔和电脑一样。

总之,从今天下午开始,直到开张那一天,店里不会再有清静,而许国光本人也不会再有空暇时间。要干就得抓紧。

杜咬凤把画除去包装,挂在那间西式包房的墙上。

“嗯,不错,真的不错,”许国光欣赏着画,连声赞誉,“咬凤,你蛮有眼光喔。”

许国光从后面搂住杜咬凤的腰肢,两人就象藤缠树,越贴越紧。

“不过……她为什么要戴口罩?”许国光发出质疑。

在他的印象里,画里的主人公戴口罩,还是第一次。

“笨蛋,人家是牙医,当然要戴口罩啦。”杜咬凤在许国光的脑门上轻轻戳了一下。

“可是,她没有看病人呀,坐在窗台上,好象在休息,干吗不把口罩摘下来?”

许国光的话有道理,画的左边,口腔治疗椅上是空的,而且收了起来,呈75度。

“一定是医生做久了,养成的习惯吧。”杜咬凤自圆其说。

“也许是受了非典的影响,不敢摘口罩吧!”许国光说了一个搞笑的理由。

“别傻站着,快把门关上。”杜咬凤指着包房的门,门敞开着。

“随它去,现在店里就我们两个人,大呼小叫都没关系啦。”

许国光一边把窗帘拉起来,把空调打开,调到适宜的温度。

拥抱,深吻,之后就是做爱。做爱的姿势是她在前他在后,有人把这种姿势形容为狗爬式,由于姿势的缘故,许国光面对着这幅画,大概因为杜咬凤的背上肉嘟嘟的,除了胸罩带子勒划出来的痕迹,实在没啥风景,他几次把目光移到了画上。

画上那个女医生,给许国光的感觉有点怪怪,尤其是口罩上那双眼睛一直盯着自己,阴森森的目光,夹带着几分诡异,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舒服。

医生戴口罩天经地义,画的作者完全可以忽略呀,为什么非要用口罩把她的脸遮起来?

忽然,许国光停住了,一动不动。

凭杜咬凤的感觉,身后的他还没到高潮,怎么突然不动了呢?

“嗳……你……没事吧?”

许国光怔怔地盯住画上,因为他看见口罩外的那双眼睛,好象朝自己眨了一下……

不,不,一定是我看错了!

许国光这样对自己说。

“国光,你在干什么?”杜咬凤想把身体转过来。

别转,我们继续,继续……

做爱后,两人各自去了洗手间。在洗手间里,他们的手机几乎同时响了起来。许国光收到一条短信息,是许太太发来的:

“晚上我去参加同学聚会,会打牌到很晚,你们不要等我了,先睡吧。”

看完之后,许国光就把它删除了,表情有些厌恶。

同学聚会?哼!

他们夫妻是从浙江金华来的,就算有同学聚会,也应该在家乡啊,怎么会开到上海来?

许国光明白得很,所谓的同学聚会,只是跟一个人聚,那家伙是太太读中学时的同学,姓马,如今在上海西区一家装饰大卖场里租了铺位,开了一家地板专卖店,卖以次充好的榉木地板。

夫妻俩是在装修新居的时候,发觉地板有问题,前去交涉,一来二去,这才发现彼此是同乡,许太太跟他还同念过一所中学,不打不相识,地板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打那以后,这位马老板经常趁许国光在餐厅忙碌的时候,跑来向许太太“问寒问暖”。

幸亏地板是铺在地上的,要是象窗帘一样可随手摘取,许太太一定隔三岔五就要换新的。

其实,许太太对丈夫跟杜咬凤的关系早就有所察觉,但许国光说得振振有词:

我跟杜姐是朋友,她先生病故,撇下孤儿寡母的,我帮她们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错了嘛?再说,我们是从外地来上海发展的,需要上海的朋友,没有她的鼎力相助,我的小餐厅能发展得这么好吗?

吵也吵过,闹也闹过,捏不住证据,许太太也只能不了了之,久而久之,她也懒得管。你做你的,我搞我的,夫妻俩井水不犯河水,争吵声减少了,反而相敬如宾起来。

在女用洗手间里,杜咬凤接到的是女儿打来的电话。

“妈咪,晚上我不回来了,我和三文约好去紫金山天文台看火星。”

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郊,从上海坐列车去南京,两小时足矣。

杜咬凤想起来,前几天就听女儿唠叨,将有“火星冲日”的天文现象,届时火星离地球最近,据说是六万年来最近的一次,所以一定要去看。后来,杜咬凤看过报纸才知道,所谓的最近距离也有五千五百多万公里。就算再近个十万公里,在望远镜里看起来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