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湖边的修道院 8(第2/4页)

加百列向院长说明了本杰明被杀的情况。他小心翼翼地措辞,唯恐吓到面前这位有宗教信仰的女人。即便这样,每说到一些新信息,维琴察院长还是会重重地叹气,慢慢地画着十字。等到加百列把事情讲完,她的情绪已极为压抑。不过,那位年轻修女端来的小杯甜咖啡似乎让她那紧张的神经稳定了一些。

加百列问道:“你知道本杰明是个作家?”

“当然了,所以他才会来布冷佐奈。”

“他正在写一本书?”

“是的。”

那个看院子的老人走了进来,胳膊底下夹着橄榄树树枝,到火炉前把树枝放下,静悄悄地退了出去。维琴察停了一下,说道:“里休,谢谢你。”

修女继续和加百列说道:“如果你是他兄弟的话,怎么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书呢?”

“出于某种原因,本杰明总是对书的内容很保密。不管是对朋友还是家人,他一直都是这样。”加百列突然想起在慕尼黑和伯格教授的一番对话,“就连本杰明所在的路德维格大学学院的院长也不知道他在写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维琴察院长似乎相信了他的解释,然后说:“你兄弟写的书是关于战时犹太人在教会机构避难的事情。”

加百列想了想她说的话。一本关于犹太人在修道院避难的书?他暂且把这种说法当成是真的,不过本杰明似乎不会选这样的主题,况且这个题材也没必要如此保密。加百列决定继续往下听听。

“他为什么要来这里?”

维琴察院长看了看加百列杯子里的咖啡,然后说:“先把咖啡喝完。之后我再告诉你为什么你的兄弟会来布冷佐奈。”

他们打着手电筒,沿着陡峭的石头楼梯往下走,修女把暖暖的手轻放在加百列的前臂上。到了下面,一股潮湿的空气迎面向他扑来,加百列甚至能看见自己呼出的气体。他们面前是一道狭窄的走廊,两边排着一些拱形的门洞入口。这里有种地下坟茔的感觉。借着手电的光亮,加百列好像突然看到了孤魂的身影,还听到互相耳语的声音。

维琴察院长带他顺着走廊往前走,每到一个门洞前都要用手电筒照照里面破旧的房间。整项石砌工程到处都充满了潮气,甚至可以闻到湖水的味道。加百列觉得自己仿佛能感受到湖水正从头顶上流过。

院长打破了沉寂:“这里是唯一一处修女们觉得可以作为难民安身之所的地方。你也体会到了吧,这里的冬天很冷。我害怕他们受不了,特别是孩子们。”

“一共有多少人?”

“大概十几个人吧。有时多有时少。”

“为什么会少呢?”

“有些人去其他修道院了。有一家人还曾经打算去瑞士,结果在边界处被瑞士边防巡逻人员抓到了,然后被交给了德国人。后来我听说他们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死掉了。当然了,战争开始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女孩儿。当时我家住在都灵。”

“住在那儿的女人一定很危险吧?”

“是啊,很危险。那时候,法西斯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抓捕犹太人,一时贿赂成风。谁抓到犹太人就可以领赏。私藏犹太人的人会受到极为严厉的惩罚。修女们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才收留这些人的。”

“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院长温柔地笑了笑,捏了一下他的胳膊,说道:“在教会组织中,有一项伟大的传统,兰多先生。神父和修女有着帮助那些无辜受难者的特殊职责。基督信徒有怜悯之心,布冷佐奈地区的修女们向犹太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这样做是受教皇的命令。”

“庇护教皇指示修道院接收犹太人?”

修女睁大了眼睛:“是的。修道院、僧庙、学校、医院,教皇下令所有教会的附属机构都向犹太人开放。”

维琴察院长的手电筒照到了一只肥硕的老鼠,它的爪子抓着石墙,眼睛泛着黄光,见到亮光后赶紧逃窜掉了。

加百列说:“谢谢你,维琴察院长。我想我就看到这里吧。”

修女的表情毫无变化,用坚定的目光看着他:“您请便。兰多先生,别因为看到这种地方而感到伤心。正因为布冷佐奈这儿的修女们,藏在这儿的人才幸存下来。这里不该有眼泪。这是个充满欢乐与希望的地方。”

加百列什么话也没说,维琴察院长转过身,领他走上了楼梯。当她走过前院碎石小路的时候,晚风吹起了她修女服的一角。

“我们快要吃晚餐了,如果您愿意的话,欢迎您一起来。”

“您太客气了,不过我想还是不打扰了吧。再说,我占用您的时间够多了。”

“没关系。”

加百列在前门处停下了,突然转过来面对着她,说:“您知道那些在这儿避难的人都叫什么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