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被蒸熟的人(第3/6页)

花房并不远,就在楼前面的一个小温室里,罩了一层保温膜,室内很亮,点着两盏白炽灯,一个老头正在围着一株牡丹浇水。

毕主任叫了一声黄老师,老头抬抬头,眯着眼睛看看我们。毕主任说:“这两位是市公安局的领导,这位是刘局长,他也对我们的花卉感兴趣,所以进来参观一下!”

大家寒暄了两句,我问道:“这里边哪些是李默然培育的花卉?”

黄老师呆了呆,然后伸手指了指墙角一排花,声音冰冷地说:“就那些!”然后蹲下身子,自顾自地忙活起来。

我知道他听到这句话心里很不舒服,但是这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早晚都要说,再说现在也不是客套的时候。

于是我和刘正走进那排还在怒放的花丛前面,仔细地看着李默然遗留在世上的鲜花。

看得出,这些植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生得杂乱无章,花丛中还夹杂着许多青草。可是即便如此,还是能看出李默然所培育出的确实是良种。

这堆花丛是许多品种的集合,玫瑰、紫罗兰、郁金香……各种各样的花枝互相纠缠,争相怒放,好像一幅百花争艳图。红蓝交辉,黄白相嵌,如果将每一种花都分开来,就会发现它们尽管都没有经过修剪,但花叶相衬的恰到好处,暴绽的花朵鲜艳无比。说实话,我当时真有点大开眼界的感觉。

正当我心里大加赞叹时,却在花丛中看到了一株高高耸起的青色植物,植株粗壮,像是一个身强体壮的农夫站在一群浓妆艳抹的美女中间,格外显眼。

我微感诧异,不禁问道:“这是什么花?”

毕主任刚想回答,就听那黄老师冷冷地道:“不认识吗?那是最普通的柴胡,不是花!”话里的意思自然是取笑我孤陋寡闻,连柴胡都不认识。

刘正听着他说话的语气,眉头微微皱了皱。

毕主任连忙喊道:“黄老师!”

我对他说话的讽刺意味丝毫也没有在意,只是大声问:“这是柴胡?”

毕主任被吓了一跳,向刘正偷看了一眼,强笑道:“您认不出来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我本来也觉得这柴胡不对,哪有长得这样粗壮的?”

“嗤!”黄老师撇撇嘴,发出一声轻蔑的笑声,“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翠山上的柴胡不都是和这株一样高大!真是……”

我听到翠山,脑子里顿时浮现出昨天晚上所见到柴胡的样子,是的,除了颜色不同之外,这株柴胡和那些翠山上的并没有什么两样。心中电闪,觉得那个答案已经渐渐地明晰起来,为了更加肯定,我又加重语气大声问:“你是说这株柴胡就是从翠山上移植过来的?”

※※※

我想我当时喊叫的声音一定很大,脸上的表情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当我问出这句话时,不但毕主任脸上的惊惧表情更加深重,就连刘正的脸上也微微变了色。

毕主任说话的声音就有了点慌乱,支支吾吾地说:“这个……那个,可能……也许……好像李老师在的时候确实引种过山上的柴胡,后来……这个……后来他说这种草药是柴胡中的极品,如果能大面积栽种,能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当时,我还是一个小管理员,这中间的事情,我……那个也不是很清楚。”他一边说一边在我和刘正脸上扫来扫去,可能他心里还搞不清楚,移种野外草药到底犯了哪条法律?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说话的语气已经使这位毕主任心中不安了,于是定了定心神,声调也降了下来:“那么,结果如何呢?李默然的试验成功了吗?”

“哎!很古怪,刚开始移植过来的时候,这柴胡长得还算顺利,可是没过一个月,上面的颜色都褪了,除了长得比别的品种粗壮高大以外,请医学专家一检测,里面的药物成分和普通的也差不多!所以这事也就慢慢搁下了,没想到这东西生命力还挺强,都多少年了,还活着……这事不犯法吧?”

我赶紧解释说:“没有没有,毕主任误会了,我只是随便问问!”

说话间,那名叫小璐的年轻女子已经双手抱着厚厚一摞相片走了进来。

等她将相片放在桌子上,我们凑近了去看。这一摞照片不下一百多张,都已经微微泛黄,有的已经褪了颜色,还有的照片上人脸都模糊了。散发出一股发霉的气味。

刚才在屋里毕主任称赞李默然的话并非夸大其词,从这些照片上可以看出李默然当顾问的这十几年,确实为花卉市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照片上的参观留影人员不但来自全国各地,而且还有十几张是和外国友人的合影。

我一边仔细翻阅着这一张张记录着李默然十几年来赫赫功绩的照片,一边赞叹他在花卉这个本不是他的专业的领域里所取得的成就。如果不是他曾经培育出了许多令人艳羡的优良品种,也就没有这数以百计的合影留念。可以看出在每一张照片上,李默然所站的位置都是画面的中央,无论是几个人还是几十人的影像,他的位置永远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