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2/4页)

恐怖分子的目的不是为了劫持船舶,而是要在以色列的停靠港阿什杜德下船,把以色列人质带到那里去。但在十月七日,当海轮航行在亚历山大与塞得港之间时,他们待在一间舱室里检查武器,这时候一位服务员走进来,看见枪械后开始叫喊。四个巴勒斯坦人在惊慌之下劫持了邮船。

接下来是四天的紧张谈判。阿布・阿巴斯从突尼斯飞了过来,自称是阿拉法特的谈判代表。但特拉维夫方面并不认同,他们指出,阿布・阿巴斯是巴解阵线的头目,不是一个友善的协调人。最后双方达成了一个交易:这些恐怖分子离开那艘邮轮,坐埃及的一架客机返回突尼斯去。那位意大利船长在枪口之下确认,没有人受到伤害,他是被迫说谎。

在邮轮获释后,很快就弄清楚,这些巴勒斯坦人在第三天杀害了七十九岁高龄的美国游客——坐轮椅旅游的纽约人利昂・克林霍弗。他们朝他的脸部开了枪,并把他连人带轮椅扔进了海里。

对美国政府来说,事情到此为止;所有的交易都吹了。但杀手们已经在空中了,在返回他们家乡的途中,在一个对美国友好的主权国家的一架定期航班上,飞行在国际空域里;也就是说,不可触及。但可能还有办法。

美国的“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正沿着亚得利亚海南下,飞行甲板上装载着F-14雄猫战斗机。当夜幕降临时,埃及的那架客机正在克里特岛外围朝着突尼斯飞去。突然间,四架雄猫围住了客机。大惊失色的埃及机长请求在雅典紧急降落。他的要求遭到了拒绝。雄猫发出信号,他应该跟他们走,不然就要承担后果。同样从“萨拉托加”号航母起飞的EC-2鹰眼电子侦察机,捕捉到了埃及客机与战斗机之间的通话。

在美国战机的裹胁下,这架载着杀手以及他们的头目阿布・阿巴斯的客机,降落在美军在西西里的基地锡戈内拉。然后事情变得复杂了。

锡戈内拉是美国海军与意大利空军合用的一个基地。从技术上说,它是意大利的领土,美国只是支付租金。罗马的意大利政府,在激动之下宣称他们有权审判这些恐怖分子。“阿基利・劳罗”号旅游船是他们的,这个基地也是他们的。

最后由里根总统亲自打电话给布置在锡戈内拉的美军特种部队小分队,命令他们退出来,让意大利人去抓捕那些巴勒斯坦人。

在那艘邮轮的船籍港热那亚,四个小人物受到了及时的审判。但他们的头目阿布・阿巴斯却在十月十二日那天像空气般地飘走了,后来一直逍遥法外,直至二〇〇三年四月伊拉克战争期间,才被美军特种部队在巴格达西部的沙漠里抓获。意大利国防部长引咎辞职。当时的总理是贝蒂诺・克拉克西,他后来死在了流放之中,也是在突尼斯,原因是其当政时的大肆贪污受贿。

里根总统对这种背信弃义做出的反应是通过那部《混合法案》,昵称为“下不为例法案”。最后,不是威斯康星州那个聪明的年轻姑娘,而是联邦调查局已退休的反恐专家奥利夫・雷维尔,在接受这位老资格参议员请吃晚饭时,告诉了他关于“劫持”这件事。

即使这样,对于季利奇似乎并不需要“劫持”。米洛舍维奇之后的南斯拉夫,热切地希望重返国际社会。她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大量贷款,以重建经北约七十八天轰炸之后已经千疮百孔的基础设施。新总统科什图尼察肯定会认为,把季利奇逮捕起来并引渡给美国是小菜一碟。

这正是卢卡斯参议员要向柯林・鲍威尔和约翰・阿什克罗夫特提出来的请求。如果出现最糟糕的情况,他就会要求去执行秘密劫持。

他让他手下的写作班子把私家侦探一九九五年的那份详细报告改写成一纸页,解释里基・科伦索如何去波黑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直至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五日他进入了一条孤独的山谷里。

那天上午在山谷里发生的事情,根据米兰・拉耶克的描述,被压缩成两张纸,最恐怖的那些段落被涂上荧光笔作为重点。再附上了他的一封亲笔信件。这样就做成了一份便于部长们阅读的文件。

那是国会山教会他的事,拿到上层去的文件越简单扼要越好。四月下旬,他与这两位内阁部长会面了。

两人都认真地听取了他的汇报,答应会去阅读这个文件并把它批转给他们部里的有关部门去处理。他们是说到做到的。

美国有十三个主要的情报收集机构。他们很可能储存着每天二十四小时从整个地球上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手段所收集来的百分之九十的情报。

这些数量浩瀚的情报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吸收、分析、过滤、研究和分类储存,这本身就很成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各个情报机关之间互不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