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7)(第3/4页)

小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似乎看到了那双半透明的眼睛,那张墓碑上的美丽容颜她倒在地上,镜片摔得粉碎。

周围的人纷纷围拢过来,双双惊慌失措地扶起小蝶:“怎么了?别吓我啊。对不起啊,我不该因为秋水恨你,我知道你们之间没什么的,全是我自己在瞎猜。”

尚小蝶被送到医务室,校医给她做了检查,并没发现什么异常。双双感到奇怪,为什么小蝶戴着眼镜就会头晕,脱下眼镜倒什么事也没了?

校医为小蝶检查了视力。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尚小蝶现在的视力是2.0,完全是最佳的视力水平——整个S大都没几个2.0的学生。

一个视力达到2.0的人,戴一副400度的近视眼镜,不头晕眼花才怪呢!

尚小蝶也觉得奇怪,怎么视力在几天内就好了呢?看着镜子里不戴眼镜的自己,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眼睛眉毛鼻子都和过去不一样了。

双双苦笑道:“别照了,摘掉眼镜是好事嘛。平时戴惯眼镜的人,突然摘掉眼镜是会判若两人的。”

这时,尚小蝶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尚小蝶!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十分钟后,小蝶独自来到老师面前。一脸怒容的老师刚要发作,却又惊讶地睁大眼睛,端详许久道:“我都认不出你了!”

小蝶想是摘掉眼镜的缘故吧,她低下头先承认错误:“对不起,昨天晚上——”

“我已经知道了,昨晚宋优被送到了医院,幸好伤势并不严重,但差一点就要缝针了。我说你是哪一根神经搭错了?”

宋优是老师宠爱的高材生,再加上白露的意外死去,老师这些天心情巨不爽,正好对小蝶大发雷霆。她认定是小蝶挑起了事端,甚至怀疑小蝶故意捣鬼,弄了很多蟑螂来吓唬室友。老师说学校可能会处分小蝶,刚和她爸爸通过电话,要好好批评教育。老师的嘴巴机关枪似的滔滔不绝,小蝶只能默默忍受,不为自己做任何辩解。

老师最后对她说:“尚小蝶,我对你很失望!难道你真的没救了?”

6月15日下午14点40分

庄秋水和尚小蝶在一起,他们坐上一辆公交车,赶往市中心的档案馆。

半小时前,庄秋水刚看到小蝶时得惊奇,以为她换上了隐形眼镜,小蝶却说自己的视力已经好了。然后,她把昨晚在“蝴蝶公墓”网站里的发现,全都告诉了庄秋水。他立刻找了一台电脑上网,证实了小蝶所说的血案。叶卡捷琳娜医院的院长叫卡申夫,也死于那次血案中。

庄秋水这才想起来,发现“鬼美人”蝴蝶的那个白俄人,不是也叫卡申夫吗?宁教授还说卡申夫后来流亡到上海,开办了一家白俄人的医院,后来神秘地死于1935年,显然就是这个叶卡捷琳娜医院!

这个网站里怎么会有这些内容——“蝴蝶公墓”网站——究竟是谁建立的呢?背后维护的人又是谁?

“我明天就去查这个网站的域名!应该可以找到服务器地址的。”

当然,最让庄秋水感兴趣的还是——

本案现场叶卡捷琳医院,就是今天“蝴蝶公墓”的所在地。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只要查清楚1935年的那桩凶案,或许就可以发现“蝴蝶公墓”的谜底。

对,既然是死了十九个人的血案,当时一定轰动了全上海。在档案馆里必然会留下许多记录——也只有如此才能找到拯救自己的办法。

庄秋水有个表姐在档案馆工作,正好能提供些便利条件。他刚与表姐通了个电话,便带着尚小蝶一起去档案馆了。

他们已来到档案阅览室。表姐以为小蝶是庄秋水的女朋友,热情地招呼着她。但查档案绝非易事,从浩如烟海的民国刑事档案中,要找到1935年的一场谋杀案,恐怕要两三天的时间。所以,先从当时的新闻报道查起,因为这样离奇恐怖的大案,必然是报上的热点新闻。

果然,他们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九月的《申报》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报道——

“叶卡捷琳娜医院惊天血案,十九位白俄侨民命丧黄泉!”

下面就是关于大案的详细报道,居然整整一版好几千字,在此简明扼要地表述:

报案人是一个上海药商,1935年9月10日清晨,他到叶卡捷琳娜医院拜访院长卡申夫,前天已通过电话确定了约会时间。医院外面是俄国墓地,药商走过便感到气氛不对。当他走进医院门洞,闻到了一股血腥之气。在门洞里的“天桥”上,他看到一具尸体悬挂着。药商惊恐万分地跑出去报案,随即大批警察赶到现场。

接下来的发现让人不寒而栗,在医院许多个房间,都发现了被砍死刺死的人的尸体——清点下来总共十九具!有的警察没见过那么多死人,当场就晕了过去。就当大家以为这是“灭院惨案”时,却在厕所里发现了一个幸存者。她是个年轻漂亮的俄国女子,名字叫伊莲娜,是卡申夫院长的养女,在旅沪外侨中颇为有名。伊莲娜浑身是血,却没有受伤,但受到了严重的惊吓和刺激,被发现时已近乎疯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