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韩家往事(第4/6页)

“也许是惺惺相惜吧,林国栋那时候也挺失意的,所以他们两个才会走到一起。”

王老太撇了撇嘴,朝地上淬了一口:

“呸!一开始我们也觉得是这个小姑娘昏了头,后来直到韩云出事后,我们才想到,可能韩音跟林国栋结婚的事八成是林国栋动了什么坏脑筋,我跟秀珍都认为,是林国栋为了报复秀珍和老韩才把韩音给搞了。”

难道这就是为什么韩云被强奸的事最后会不了了之的原因?因为一切都是韩音策划的?而韩音之所以追这么做,也是为了报复趁人之危玷污自己的林国栋和当了自己后母的施秀珍?如果真是这样,那在这堆烂事中,最无辜,最可怜的就要属韩云了,她真的只是一个可怜的牺牲品。

“听说那个强暴韩云的男人是韩音的同学。难道韩家后来没有追究过这件事吗?”

王老太又撇了撇嘴。

“我也说哪有这么巧的事,干坏事的男人正好是韩音的同学,这里面一定有文章。我就是这么对秀珍说的,秀珍也同意我的看法,于是她就去找了林国栋,但结果,还没进门就被韩音轰了出来。林国栋就是这样的人,他娶了谁就听谁的话。他后来全部都听韩音的了。根本不管女儿的死活,秀珍呢,也不想把事情搞大。反正这件事后来就这么过去了。”

“那韩云也太可怜了。”莫兰为韩云的命运感到伤感,的确没有人可以帮她。

“是很可怜,但能有什么办法呢?秀珍只希望这件事快点过去,最好赶紧把这事忘了,但那个孩子不懂事啊,她大概觉得自己很冤枉,所以老是跟别人说,真让秀珍烦透了,而且没多久,韩云就怀孕了,而且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有六、七个月了,这对秀珍来说真是晴天霹雳。她得着手解决这事才行。”

“听说她生了一对双胞胎,后来是您帮忙把其中一个孩子送人的。”

王老太从豆芽堆里抬起头,瞅了莫兰一眼。

“是啊。那孩子韩音不肯给她报户口。”

“她为什么只肯报一个?”

“还不就是为了钱?”王老太鄙夷地说,“老韩死的时候给秀珍留了一套房子和几万块钱,给韩音留了大概五千块吧。韩音提出,要她给小孩报户口也行,得把老韩留下的房子和钱全部归她。可是秀珍不能把钱都给她,她也得给自己留点保障吧,还得养育孩子,她自己的退休工资少,以后谁来管孩子?韩云又废了,生完孩子后就经常混在外面,后来吸起了白粉,还坐了牢,从牢里放出来后,她就彻底不回家了。所以秀珍没什么指望,只能靠自己。”王老太重重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她们商量了好几次,后来谈妥秀珍把房子给韩音,韩音给一个小孩报户口。”

“那么另一个孩子呢?”

“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姓杜,他以前在农村是干杂技的,自己组了一个团到处演出。那孩子就给他了。”

“后来那孩子就一直在农村?”

王老太摇了摇头。

“前些年,他们到安徽去演出,碰到了山洪爆发,那男的摔伤了腿,再也不能表演了,所以他们那个团就解散了,他们带着那孩子一起到城里来生活,还来找过我呢。我到居委去找人帮忙,给他们租了房子,后来那男的还开了一家小吃店,一家人日子过得很可以。外地人,能这样开家小店吃饱饭就不错了。”王老太把摘好的豆芽放在一个小筐里。

“他们到这里的时候,那孩子几岁?”莫兰问道。

“让我想想,大概是94年吧,那时候她大概10岁吧,应该没错,那年正好秀珍搬家,就在她搬家前几天,他们来找我的,我那时候还在说,这事真巧。”

“那么他们回来后,有没有跟林琪的外婆碰过面?”

“当然碰过面,就在我这儿呗。那孩子还见过林琪呢,两个孩子站在一起真是叫人心酸呢。她们两个长得一模一样,都是10岁,可是一个一看就是个城市孩子,干干净净,白白胖胖的,另一个呢,农村来的孩子,长得又瘦又小,头发乱得象个鸡窝,还有虱子,我看她手上还青一块紫一块的,大概是被打的,我知道我那亲戚的老婆很凶,不过干他们这行的,不吃苦怎么能行呢?好工夫不都是打出来的?我听我那亲戚说,那小孩挺有天分,已经可以独立表演很多节目了,他们还让她当场给我表演呢,她的腰可以一直弯到脚底,看得我心里吓丝丝的,秀珍更是很不舍得,还掉了眼泪呢,她本来想把那孩子要回来的,可我那亲戚的老婆一开价就是几万块,秀珍怎么拿得出来,后来只好又让那孩子回去了。”

“那么他们夫妇现在还在这附近吗?”

“他们?早走了。”

“走了?”莫兰十分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