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偶遇一名拳混子(第2/3页)

此外,这次的起死回生,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中丹田的五行已经立上了。

当然,它距离圆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五行都已生出,圆满自然指日可待。

我打坐到子时末。然后起身,就近在林子里走了一路五行拳。

体内五行证出,再走五行拳。我对发明这套拳路的前辈只能用佩服和仰视四个字来形容了。

拳路编的非常标准,每一个节奏,每一个细微无不考虑到了阴阳五行同人体之间的密切联系。

这不是简单的锻炼身体的拳路。

这是一个,真正以武入道,通过五行拳来沟通天地的一套功夫啊。

尤其是在用意不用力的慢打,行桩过程中,这种体会尤为的明显。

每一个动作做出来后,其内在的精气神便会突显出来,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释放精气神,要内敛要收,心要闲,要静,不可急躁,慌乱。

要有那种隐士的风度,淡淡的,自然,随着收功的动作结束,慢慢敛起精气神,然后放平心思,体会天地冲击身心后所产生的那一道融合的美妙感受。

真的是功夫不到全是谜。

我以前体会不出这些,现在我真的体会到了。

人的身体生出来后,每个人体内的五行都是有多有少,都是不齐全的。

正因这种不齐全,就影响了人的性格,转尔性格决定了命运的走向。人就会走到了不同的命运轨道上。

但五行拳却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它很好地将五行力量调整到了一个中庸的合济状态,然后更进一步再来提升。

如此的话,五行拳对人体的养生功效,自然是不言而喻。

当然了,打形意的五行拳,一定要用太极的慢劲,绵劲,用意来慢慢的打。

切记,不可强行发力。那样的话,完全就是一个耗了。

总结下来,传统国术功夫,练力,有专门练力的法门,比如大杆子,石锁,等等,这些几乎同现代的搏击术相差无几,但力练到一定程度就得停了。再练,就是一个损耗了。接下来要练的就是气。气则通过站桩,行桩,等等的方式来练习。

很多人认为国术不能打,一是没有正确的练习方法,二是把练气同练力给混淆了。三就是忽视了喂手过招的这个重要环节。四就是练法,打法,演法,各个不同的东西,也让人给搞混了。这里面,电影,电视里的一些东西功不可没,君不见电影,电视里武术师们表演的几乎全是演法的内容。求漂亮?非也,其实真正国术发力打出来的东西,一样特别的好看。

功夫都不是白来的,要既有力,下苦功,又要有气,最终还要修一个灵。

只有三者齐备了,最终才能出真正优秀的功夫。

我把这些牢记于心,因为这全都是我经历过,听到前辈们亲口给我讲过的东西。

然后我计划,有机会,尽可能散播出去,告诉人们真正的国术功夫是什么样的。

至于高术?

我摇头笑了笑,感觉那个,还是让它保持一份神秘性比较的好。

我在西湖边呆了三天。

然后,感觉灵气还是很不错。转尔,我报了一个旅行团,这个团的目标地点就是天目山。

第四天晚上的时候,我又去了西湖边。

由于明天就得跟团走了,所以我打算绕湖走一圈,最后接一接这个地方的灵气,跟着就转去天目山玩儿去。

刚绕了一个来小时,我就让一处林中的哼哈音给吸引了过去。

走到近处一看,只见有个中年男子,正脱了衣服,露了一个大光膀子,在那里打……

好吧,他打的是形意拳。

他是发力打的,打的非常猛烈,劲气横溢,贯穿周身,力大沉猛。

但是……

我又抱臂斜斜的看了一眼,末了我轻轻叹了一口气。

这位中年大叔的情况跟端老爷子讲的情况何其相似啊,他这……这几乎就要出神通了。但只要一出神通,他这一身的功夫,基本也属于练废了。

他的眼圈微微的发黑,身上的皮肤泛红,青筋在血管下一个个都绷起。

然后,他的肌肉很紧张,打拳的时候,周身的肌肉都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

这功夫让他练的,这……

中年大叔看到我在观看他练拳,他没说话,只是一个劲哈哈哈,狠狠地练。

我等到他来回行了三四百下的劈拳后,我朝这位中年大叔一抱拳。

中年大叔扫了我一眼:“想学拳?”

我笑了下:“有点那个意思。”

中年大叔:“听说过形意吗?”

我说:“听说过一点。”

中年大叔:“会打吗?”

我摆了一个三体式的起手式,然后打了一记劈拳。

中年大叔立马摇头:“你这不行,不行,这个根本不行!你这发力,一点力都没有,你这打的是什么拳呐,这样的拳根本打不了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