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带血的录像带(第3/4页)

我还看到,在录像带盒子的贴纸上用圆珠笔手写的日期,因为潮湿,笔迹大都模糊,不过时间大约在7月2日至9月10日这个范围内——那应该是带子拍摄的日期记录。因为编辑的需要,通常都会在使用一盘新的带子前在贴纸上写下日期,然后才装入摄像机。当这盘带子拍摄完毕从摄像机中取出来的时候,再记下取出的时间。按照一般的工作程序,摄像师的助手会在录像带的贴纸上记录拍摄日期这样的信息之外,还会在本子上记录下这盘带所拍摄的大致内容,方便剪辑师在整理素材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个本子通常被称作场记单。不过,箱子里没有记录本。

按照盒子上记录的时间,如果这些带子是在位于北纬31度自然保护区拍摄的,从七月初到九月初,恰好是跨越了整个夏季,并且进入了秋季。这里的秋季来得特别早,到了八月下旬,晚上的气温已经很凉了。可是这个时候的武汉还溽暑蒸人。所以每到这个季节来神农架避暑的人特别多,是一年当中旅游最旺的季节。

在这个时间段进入原始森林拍摄的人,必须准备应付夏秋两季的服装和装备。这些录像带的拍摄者的装备一定很臃肿。那么,这些背着沉重装备进入原始森林的摄制人员,他们拍摄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他们将已经拍摄好的录像带丢弃?或者是意外丢失?为什么用那件血衣包裹录像带?我不由得想到那件血衣,后悔没有从采药人那里一并拿来。现在,那件血衣的碎片可能早已被当垃圾清理掉了吧。

5

第二天,我并没有按照旅游计划去板壁崖,也没有叫何军陪我,而是自己一个人去了木鱼山庄。

木鱼镇很小,居民沿小河而居,河水清澈见底。九十年代封山以后,本地利用特有的自然资源开发旅游,在原本只有几百人的木鱼小镇上大兴土木。现在,这里已经居住了上万人。即使这样,从镇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也不过十五分钟。木鱼山庄坐落在镇子的入口,很容易找。

会去那里,是因为我看到一盘录像带的贴纸上隐约写着“木鱼山庄”几个字,日期是7月2日,是这些日期当中最早的一个日子。我当时就立刻打电话给何军,证实这里果然有一个叫“木鱼山庄”的小旅馆,于是我取消了第二天的旅游计划。

木鱼山庄是一座四层的水泥建筑,看上去很新。这样簇新的新建旅舍在不大的木鱼比比皆是。但唯独这一栋,虽然主体建筑乏善可陈,可配套亭台楼阁、吊桥凉亭,倒也十分悦目。

走进木鱼山庄,前台空无一人。

“有人吗?”

没有应答。前台边的桌子抽屉被打开,清楚见到里面放着一些钞票,我一时不知道该不该退出去。正在犹豫,从楼梯上走下来一个男人。

“你好。”我赶忙主动打招呼。

“嗨,你好。”

“你是老板吗?”

“我是,住店吗?没有房间了。今天是星期天。这个季节一定要预定才有。”他看上去六十岁左右,显然很健谈。

“我不是住店的。不过真想在您这里住一住,体会一下,这里很清净很雅致啊。”

“还可以吧,还可以吧。这房子是我自己设计建造的。”

“真的!你是建筑师?”

“不是不是。我年轻的时候在这一带上山下乡,很有感情。退了休,就用所有的积蓄买了这块地,建了这个旅店。我从小就想当建筑师啊,这下可算是实现了宿愿。我决定和老伴儿就在这里养老送终了。”

他可能认为我是因为欣赏这个建筑物专程进来看看的。我顺水推舟和他谈起建筑来。一刻钟后,我将话题转入正轨:“这里在去年七月份的时候接待过一个摄制组吗?”

“七月?这里经常有摄制组借宿。前年那个《情癫大圣》剧组也在这里住过。谢霆锋也来住过的呢。七月?”

他思索片刻后,走到前台,从资料柜里取出一个文件夹翻看。“没错!有一个,是7月2日入住的。”说着,他带我来到他的留念栏前,那上面贴满了照片。

“嘿嘿,像不像一个展览馆?”老板得意洋洋。

因为时间很长,那片墙上已经照片叠着照片了,挂在墙上像是一个浮雕作品。与来光顾的重要客人合影留念,将合影张贴在店内的墙上供大家观赏,这既是店家的荣誉,也为新来的客人提供一点小小的娱乐。许多店里都有这样的做法。而在这个僻静的小旅馆里,这些照片对于寂寞的老人来说,也许有着特殊的作用。每当漫长的冬季到来时,这些照片可能是伴随他们打发乏味时光的最好伙伴吧。

他在层叠的照片下找了许久,终于找到一张合影,除了照片中的老板,还有七个微笑的人,五男二女。他们有人拿着摄像机,有人拿着话筒,是一个标准的摄制组的样子。都是陌生面孔,应该不是所谓的名人。不过,大概在老板的心目中,拍摄电影电视的人都是惹人注目的,统统可以列入名人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