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神农架 第四话 交换(第2/3页)

司马灰一听这老兵所言之事,还真与胜香邻的情况差不多,按郎中的说法就是“伤于寒而表于热”,他和罗大舌头早已在缅甸习惯了丛林里的湿热,能够勉强应付地底极端恶劣的环境,胜香邻虽然也常随测绘分队在野外工作,但条件总归好得多了,而且在探索地底极渊的过程中,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和折磨也同环境一样残酷,她能支撑到现在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那老兵说:“当年因为水土不服,加上作战任务紧急,造成队伍上减员很大,在山里死了不少人,多亏当地郎中给了个土方子,情况才有所好转。这深山野岭间有四宝,分别是……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根笔、七叶一支花。”

司马灰不知道那都是些什么东西,忙问究竟,原来神农架原始森里,生长着许多珍异药草,甚至溪水都有药性,每当春雷过后,下到山溪里舀起一碗水,便能治疗跌打、风湿,头顶一颗珠能治头疼,文王一根笔能表热,七叶一支花更是具有奇效,堪称“沉疴奇疾一把抓”。

所谓“七叶一支花”,顾名思义是一种植物,其特征是有七片叶子,上举一支黄莲,在山里随处可见,诸如阴寒热毒之类的症状药到病除,据说乃是神农老祖所留,山区那些抓不起药的穷苦人,便以此物救命。

那老兵特意绕了段路,亲自下到山沟里挖了两株草药,捣碎了加以溪水调和,唤醒胜香邻让她服下,还说:“该着是这姑娘命大,以前这里漫山遍野的药草,如今大部分森林都给砍荒了,这回能挖到两株也算是走了大运,否则还得到燕子垭后山的原始森林里去找。”

途中那老兵要去“7号林场”,其余三人则要前往苍柏镇,只好分道扬镳,司马灰见胜香邻服过草药之后,果是大有起色,因此对这位热心的老兵甚是感激,拿出五十斤全国粮票以示谢意。

当时全国粮票完全可以替代大额现金,不管是出差还是探亲,走到哪里都能通用,如果没这东西,出门在外寸步难行,价值远比等值的地方粮票贵重,但那老兵坚持不收,他说:“咱那林场子里有工资有口粮,不缺吃不缺喝,一个月下来的伙食尾子还够买上两条经济烟,要你们这些粮票做什么?再说五十斤全国粮票换两株草药未免太多,你们要是真有心谢我,就给我留下一件别的东西。”

司马灰身上最值钱的就是这些全国粮票了,其余的东西则是进山必备之物,他也不知道这老兵究竟想要什么。

其实那老兵只想要司马灰衣服上佩戴的“军星”,民间所说的“军星儿”,是对一种珍贵像章的通俗称谓,那些年男女老少都要佩戴毛主席像章,进而形成一种风靡全国的潮流,谁要是能戴上一枚精美罕见的像章,也算是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司马灰身上佩戴的“军星”就属于极品中的极品,是由解放军总政治部设计发行的一枚“星形毛主席像章”,比拇指盖稍大一点,能与常见的“为人民服务”条形章凑成一套,金边红底十分醒目,由于发行量极少,工艺和质地又非常精致,所以显得十分特殊,普通人连见都没见过。

司马灰这枚“军星”来历更不寻常,文化大革命初期,他跟着夏铁东等人去延安参观革命圣地,回来的途中忽然降下鹅毛大雪,众人登高远眺,只见天地皆白,当即齐声高诵主席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念到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忍不住三呼万岁,那时候真把自己当成赛过唐宗宋祖的“今朝风流人物”了,结果司马灰有些得意忘形,竟从山坡上滚了下去,从家里偷他爹的呢子大衣也被挂了一个口子。当时夏铁东见司马灰疼得险些掉下泪来,就将自己衣服上的军星摘下来,给他戴在了胸前,漫天飞雪映衬得金星熠熠生辉,见者无不欣羡。

正因为有了这层特殊意义,司马灰对这枚“军星”看得比命还重,他平时根本舍不得戴,后来去缅甸的时候,就把像章存在了夏芹家里,直到从砖瓦场里放出来才再次取回,所谓“睹物思人”,看见这枚像章就能想起惨死在缅甸的战友们。

司马灰是真舍不得让给别人,其实那老兵也未必知道这枚像章的价值,只不过是看着稀罕而已,但对方帮了忙,也不好意思直接回绝,当下二话没说,摘下像章交给老兵。

那老兵得了像章,也是满心欢喜,他向司马灰等人道过别,赶上骡车驶入山道,竟自去得远了。

胜香邻见司马灰十分珍视那枚像章,心中大为感动,就对他说:“今天可真是多谢你了,将来我一定找个一模一样的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