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灵犀(第2/3页)

沈羡笑了笑,掏出银钱,“劳烦。”

摊主接了银钱,含笑道,“姑娘不戴起来吗,这面具是一对的,许能遇见有缘人呢!”

沈羡摇头正欲道一声不必,忽然有人伸过手来,将面具温柔地覆于她的面上,替她绑好了后头的绑带。

沈羡愣愣地立于原地,便见那人将她转过来,低声笑问道,“为何不戴。”

黑底金狮纹面具同样覆盖在他的面上,瞧不见他的神情,只能听见他低低的笑声。

“赵绪。”她半晌方才唤了这么一句。

他笑了笑,将她的手指握紧了一些,带着她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缓缓行走过帝京最繁华的街道。他的步伐从容,带着许多不疾不徐的安宁与温暖。

月老庙就在前头不远处,香火很盛,赵绪带着沈羡转过几个神坛,到了无人处,方才停才脚步,转过身摘下了两人的面具。

“赵绪。”她抬头望着那人,明明相隔千里,却忽然便出现在了她的身边,她竟有些疑心不觉间已过了许多年月。

赵绪眼底带笑,“沈羡。”

令她不由莞尔,“原来裴五公子说的月老便是他自己。”

赵绪颔首一笑,“承了裴五人情。”

她想了想,问道,“你回了帝京,灵川如今可知晓。”

“无碍,十一在灵川。”

“那旭王可知晓,”沈羡微微蹙眉,“孟砚死了,我疑心与先帝遗诏有关。”

“父亲与前骁骑营统领卫衡有旧,似乎与崇武二十四年的变故有关。”

“大盛的传国玉玺,似乎也不在承明殿。”

她于思虑间抬起头,却见赵绪含笑不语,眼底皆是湛亮光芒。

“赵绪?”

他缓缓一笑,“我是在高兴。”

“我的姑娘,这样聪慧果敢。”

沈羡盯着赵绪的眼睛,认真问道,“赵绪,我从前不曾问过你。”

她平静道,“你想要的,可是承明殿。”

赵绪伸手替她理平了被面具勾乱的鬓发,淡淡笑道,“三年前属于我与皇姐的东西,我要拿回来。”

明明是平地惊雷,却被他这样云淡风轻的一笔带过,沈羡沉默了片刻,伸手解下颈上挂着的小玉,递到赵绪面前,

“你若要去,我自同往。”

赵绪摇了摇头,将小玉重新为她系上,方才温和笑了笑,“只愿你平安。”

“赵绪……”

他俯下身亲吻过她的唇角,低声道,“别说话。”

沈羡便只怔怔地瞧着他,惹得赵绪一声低笑,又辗转亲吻,只有呼吸可闻。

月老庙前有一颗几人合抱粗细的姻缘树,系上了许多的红绳,常有寻常的男女过来,祈求姻缘顺遂。

沈羡与赵绪所处的位置十分巧合,恰能瞧见那棵树前一隅的模样。

裴嘉鱼戴了兔儿面具,独自立于树下许久,有一月白身影翩然而至,摸过她的头顶,轻轻给了她一个温柔的拥抱。

沈羡见她高兴,又见那月白身影形容温雅,心想大约是顾丛。

她倚靠在赵绪怀中,忽然低声问道,“赵绪,裴贞与先帝,可是有旧。”

便听得赵绪在耳边淡淡道,“自周肃与其夫人死后,镇南王便与裴贵妃有些不睦,时有一些流言,称先帝曾醉酒临幸了夫人安氏,于次年秋生下一子,也有流言称周氏夫妇死于裴贵妃善妒,前尘往事,也不得而知,最终流言也不过是流言罢了。”

沈羡心中一叹,又问道,“赵绪,三年前,于帝京脚下三拜而归时,你在想什么。”

赵绪亲了亲她的耳垂,阖眼道,“大盛。”

“大盛?”

“大盛。”

三年前,先帝驾崩,皇子叛乱,南北边境未平,赵缨已得先机,再起战端动摇的是大盛国本,赵绪那时已至帝京城门,最终却是三拜而归。

沈羡忽然生出一些悲悯,她想先帝膝下子女皆是龙章凤姿,风华出众之辈,他瞧着自己一众儿女,可曾预见到了这样一日的来临。

夜晚的烟花渐渐消逝,只余下满街满树的花灯余光映照,赵绪仍要回灵川,沈羡垂眼瞧着手中的金狮面具,低声道过平安。

“沈羡,”赵绪摸了摸她的面庞,“不必再回宫了。”

她只是笑了笑,“我要去。”

只有她在宫中,赵绪才能握住北方的兵权。

月色自消逝的烟花中显出了一些,温柔笼罩过今夜的离人。

姻缘树下,那袭月白身影也已悄然不见,只余下裴嘉鱼一人犹立在原地,兔儿面具遮挡了她所有的神情,却能叫人瞧见她雀跃的心情。

“鱼儿。”沈羡转过神坛,轻轻唤了她一声。

“沈姐姐!”裴嘉鱼取下了面具,白玉面庞沾染着一些绯色。

“方才是顾先生?”沈羡含笑问道。

“呀!”裴嘉鱼笑了起来,并无扭捏之态,“被沈姐姐瞧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