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一二碎尸案(第4/16页)



"被吃了?"因为此前听过慕剑云的讲述,所以罗飞立刻就想到那谣言会是怎样的,他几乎不用思索就摇头否定说,"这种可能性基本上不用考虑了。如果那真的是一个吃人的恶魔,他肯定不会把骨骼留下,却把肉片到处乱扔吧?"

慕剑云点头表示认同。可怕的吃人谣言经罗飞澄清之后,她的脸色看起来也舒缓了一些。

"好了,现在说说尸源是怎么确定的吧。"罗飞的思路毫不停歇地沿着案情继续往前推进。

黄杰远重又点起一根香烟,深吸了一口后说道:"我们先是排查了全市近期的失踪人口,但没有找到目标。无奈之下,我们又在全市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上登了认尸公告,并且附上了死者的衣物照片——红色的羽绒服,就是慕老师上学时看到过的那张。然后到了一月十五号的时候,职业大学的几个女生来联系专案组,说她们宿舍的一个同学有好几天没回来了,而认尸公告里的那件羽绒服很像是她平时穿的衣服。

专案组立刻带着这几个女生对死者衣物进行了实体辨认。她们一致认为那几件衣服就是失踪的同学所穿。这个时候我心里已经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了。随后那几个女生又提出来要看看尸体,我还不想让她们看,那确实是太恐怖了。不过那几个女生却要坚持——也是同学一场的,确实放心不下吧。于是我就把胆子最大的一个女生带到了法医那里,她只对那颗头颅瞄了一眼就确定说:'就是她,就是她!'同时她像虾米一样躬着身体,连哭带吐的,鼻涕、眼泪、胃液什么的全都出来了。不过死者的身份终于得到确定:本市职业大学财会专业大二的学生冯春玲。"

"职业大学的学生……她是哪天开始失踪的?"

"一月十号上午外出,此后就一直没有回来。"

"那就是有五天的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她的同学就没有警觉?学校也不管吗?"罗飞颇有些奇怪地问道。

"那时是期末,大学里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学生们都在复习备考,所以校方并不知道冯春玲失踪的事情。至于她的宿舍同学虽然知道情况,但也没有多想。因为死者此前就有过夜不归宿的先例。而且她的老家距离省城也就两百公里的路程,回家复习去了也不一定。如果不是那几个女孩看到了认尸公告,恐怕死者身份的确认还要拖延几天呢。"

是这样?这倒也说得通。不过很显然死者与舍友间的关系并不亲近,否则别人不至于对她的行踪一点都不了解。为了验证自己的这个推测,罗飞便又问黄杰远:"根据你们后续的调查,死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死者冯春玲一九七二年出生,遇害时还不满二十周岁。据她的同学反应,此人的性格比较内向,甚至是有些孤僻。平时她很少在宿舍里和舍友们相处,即使在的时候,也多半是一个人听歌、看书什么的。她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是在校外渡过,不过具体在干些什么,有哪些朋友,却很少有人知道。"

罗飞"嗯"了一声,这番描述和自己的判断基本吻合,然后他又轻轻地咂着嘴说道:"如果这样的话,就给警方分析死者的社会关系带来不小的难度了。"

"确实如此。"黄杰远摇晃着手中的香烟,像是诉苦一般地说道:"如果是现在就好了,去手机营业厅把死者的通话记录调出来一看,所有的联系人一目了然。可当时根本没有这样的联系方式,警方只能靠调查走访的方法去了解死者曾和哪些人有过接触。可由于死者在学校一贯保持着独来独往的风格,这样的走访就很难获得有效的信息。"

分析死者的社会关系,这是任何一桩凶杀案在侦破时的首选思路。可对于"一一二碎尸案",这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难。

不过罗飞此刻也不忙展开自己的思路,他还是以询问和了解为主。

"那警方后来的侦破方向是怎么确定的呢?"

黄杰远无奈地撇着嘴:"只能采用最笨的办法——大海捞针。"

罗飞倒并没有显出鄙视的神色,他反而是肯定般地点了点头:"在很多时候,最笨的办法也正是最有效的办法——只要能保证人手充足。"

黄杰远"嘿"了一声道:"人手倒是没问题的。案发之后,因为社会影响太大,市局不得不公开向民众下了军令状:年内务必破案。随后整个系统的警力几乎全被调动起来,在整个省城进行了一次大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