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香巴拉真身之谜(第3/19页)



  在方新教授极力平静不乱的指挥下,房间立马大变样:红宝石放在了桌子中央,用一根筷子顶部打眼将红宝石支撑起来,铜镜也摆好位置。方新教授手里握着打开光束的遥控器,拇指在按钮上来回摩挲,就好像手中握着的是炸弹引爆器一般。

  张立道:“难怪我们只能看见水印而看不到图像,我们使用的都是平行光束,而经过红宝石的折射,照在铜镜上的应该是散射光束……呼,看来要有奇迹发生了。”

  方新教授道:“还不止如此,极有可能古人采用了叠影技术。还记得玛雅照片吗?将一部分影像微雕在红宝石上,另一部分影像雕刻在铜镜上,只拿到其中一样,永远也得不到完整的图形,必须让两种影像重叠起来,才是完整的光影图。”

  岳阳结巴道:“这……这可能吗?古……古人有这样的技术?”

  卓木强巴道:“这是有可能的。在唐代对于透光镜的铸造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我们在查藏史资料时就查到这样一段资料:金城公主入藏时,为了不让她感到在异域的孤单,唐中宗命大内巧匠打磨了一方铜镜让其带入西藏。当金城公主想念家人时,就用铜镜照墙,墙上便会出现亲人的影像;而且据说,当铜镜变幻不同的方位,便会在墙上出现不同的亲人影像。其技之精,其技之神,藏民称之为魔镜。透光镜的技术应该是在宋朝以后逐渐失传的。”

  亚拉法师道:“不要再讨论了。方新教授,请打开灯光吧!”

  方新教授郑重其事地按下开关,一束红光照射在正中的红宝石上。随着光源的位置不断变化,渐渐地,另一道红光通过红宝石折射出来,由垂直光束变为水平,光芒由近及远地扩散开来,好像手电筒发出的光晕,其大小正好与铜镜吻合。随着另一个按钮的按下,铜镜开始迎合着那个红色的光晕,调整着自己的方位和距离。所有的人凝神屏气,关注着与铜镜相对的那面白墙,在那墙上,反射出一个约一人高的圆形光圈。

  一个模糊的水印出现了!一个清晰的水印出现了!方新教授压抑着激动的心情,控制着遥控器,让铜镜移动和旋转的速度都逐步减缓下来。终于,那幅神秘的画卷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缓缓展开,就像是水流从墙顶缓缓地浸润下来,又如初升的太阳将那道光影分界线缓缓地向下移动,一切有如梦幻般,让人心神俱醉。

  那里群山环伺,座座雄峰犹如莲花般展开;花蕊中乃是一屏绝壁,横向伸展出三处平台,非阶梯状而是呈锯齿状悬空陡立;飞瀑流云环绕、包裹着那里,有无数宫殿、亭台、楼阁掩映其间;那水影缥缈之中,尚有飞鹤苍鹰翱翔……真是一派天宫景象,只是底色一抹红晕,看上去有些像印象派画作。

  一群人看得出神,方新教授也忘了固定铜镜,直到铜镜转过,图像又渐渐模糊起来,大家才从刚才那一幕中回过神来。岳阳抢先道:“教授,过啦,过啦!”

  方新教授一惊,赶紧让铜镜倒旋回去。亚拉法师道:“不对,你的光不对。星辰带来的是自然之光,通过红石反射出红光来;可你直接用了红光,所以这图像太红了,需要改变光源。”

  方新教授依言重新调整光谱,选用自然光照射。这次,他们看到的是倒转回去的图像,由下往上逐渐成形,就像是一场魔术。更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一处色彩缤纷的世外桃源,无数座金碧辉煌的空中楼阁,凭空拔地而起,如画卷般展现在这群幸运儿的眼前。

  当光源改用自然光之后,被红宝石分别折射,竟然没有出现如同彩虹般的连续七色,而是有如画家笔触一般,恰如其分地分布给了雪山白云、青松红花、水榭雕楼、飞鸟走兽,那淡淡的一抹红霞,恰似东方的朝阳呼之欲出而未出之际。“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啊!”张立隔墙最近,他伸出手去触摸墙壁,在他手背上立刻出现了一座金顶白墙、红柱彩梁的宫殿式建筑,仿佛还能看见窗棂雕花,那屋脊走兽的肩上矗立着一只小鸟,浮光掠影,如梦如幻。张立长久地屏息,唯恐自己一出气,就将那只不及针尖大小的鸟儿惊走了。

  待到这幅光影画卷完全展开,但见白雪皑皑,绿树纤纤,云蒸霞蔚,飞涧高悬。远观仙山林立,峰峦比肩,翠裙银绸,青山玉泉,雪峰为眉,气宇轩昂,重楼依山,若隐若现,便宛如那天宫神苑,恢宏磅礴,气象万千。走至近处,更是能见琉璃耀金,麋鹿潜行,千岩竞秀,奇石争景,水不流却闻潺潺声起,鸟不飞却有啼鸣入耳,人无影但见青烟缭绕,花不开偏觉暗香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