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畜无害(第3/8页)



他喜欢刺激,也喜欢追求真相,但这一次的真相,关于法医是否杀妻的真相,就让他随风去吧……尸鬼说得没错,艾西是个人畜无害的家伙。

方医生——方茗——或者叫水哥吧,关于他的故事,没能谈得太多,因为他已经开始向刘队汇报验尸结果了。与以往不同,这具尸体在处理手法上有所不同:受害者是在下午被杀害的,有尸斑作为证明,但凶手并没有立刻弃尸,而是在晚上才动手。这中间至少耽误了好几个小时。凶手这么做的原因不明。

关于折磨,凶手变本加厉,这个不在话下。但绞杀的方式不存在区别。并且,这一次尸体还遭受了性侵害,说明凶手的犯罪手段迅速升级。

性侵害?麦涛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会这样?凶手的进化,其实和自然界的进化差不多。

猴子之所以变成人,不是因为猴子愿意这么做,它自己可没有这个意愿,而是环境改变或是基因突变所致。

再往前推算,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每一次的进化都绝没有涉及生命本身的自我意愿,而是源于突变的刺激。

可见,对于生命而言,DNA很重要,外界刺激同样重要,而被人们不断歌颂和夸大了的思想意识实在没那么重要。凶手的行为当然也是如此。凶手的进化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叫作犯罪手段。以此案来说,凶手如何讨好目标,取得目标的信任,进而劫持目标;凶手杀死目标的速度是快还是慢,作案时的情绪是自信还是紧张;凶手处理尸体和现场的手段是谨慎高明,还是漏洞百出,这些都可以称为犯罪手段。犯罪手段的进化,通常是根据罪行实施的次数和罪犯的头脑来决定的。也就是说,越聪明的凶手出错的概率越低,越老练的凶手越不容易留下痕迹。

第二类叫作犯罪行为。仍然以此案来说,有无性侵害是一种巨大的变化,弃尸场所的选择也是一种重要的变化。

三年前,两具尸体从未遭遇性侵害。

三年沉寂,凶手并未作案。

三年后的前几天,一位遇害者没有遭到性侵害。

为什么眼下的这具尸体会有呢?!0000是什么样的刺激,导致了凶手的犯罪行为出现了改变?这和他大费周折地选择如此远的地方弃尸,甚至是伏击艾西,有什么联系呢?

年轻的两人——麦涛和艾西,几乎同时想到了一种可能:在凶手的身边出现了一个告密者。告密者不满意凶手的罪行,于是透露出去。但是与此同时,告密者的行径被凶手所察觉,他因此设下了一个圈套来验证告密者的身份。艾西就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钻进这双重圈套的。

即使想到了这一节,麦涛还是比艾西慢了一步。因为他尚且不知道是谁联系了艾西,而后者决定闭口不提。

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只有艾西才知道,这宗复杂的背叛还涉及了幕后的第三人。艾西所掌握的信息,与凶手尸鬼本人知道的,实在是相差不远。告密者和凶手可能是兄弟,艾西已大致猜到了他们的关系。自己与尸鬼面对面交手,从其身手来看,他动作敏捷,自然不会是上了年纪。这也和麦涛三年前的推断一致——凶手应该还不满三十岁。而告密者本人二十岁出头的样子,从年龄上说,比较接近兄弟,而不是父子。告密者的行动也很奇怪。他不想让尸**案,却并不直截了当地去找警方,这说明他可能还想保护尸鬼,尽管这保护的理由艾西还猜不透。尸鬼的罪行彰显了他扭曲的灵魂,而告密者同时担任保护者的角色就让人费解了。他不惜在艾西的心理中心闹事,甚至背上罪名,这种方式本身也够扭曲的。最神秘的,还是潜藏在幕后的第三人。尸鬼的兄弟现在在警方手里,当然不可能给艾西发短信,更不可能亲自去跟踪尸鬼。那么,这个发短信的第三人到底是谁呢?艾西感到自己已抢先麦涛一步,非常接近真相了。可越是这样,他反而越是什么都不想说了。曾几何时,他忽然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告诫自己,把所知的一切说出来,争取警方的资源,不是更有利于抓获凶手吗?

难道自己就真的那么唯利是图,一心想亲自抓获凶手,扬名四海?他欣赏麦涛,愿意和麦涛做好朋友,难道连这点资源都不愿意和他共享吗?不!他的灵魂深处作出了回答。告密者既是凶手的兄弟,也是凶手罪行的揭发者,但同时又是一个扭曲的保护者。

假如这个保护者的身份被警方知晓,警察自然会加紧对他的审查,而他也立刻就能理解是艾西出卖了自己。说到报复,艾西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告密者也许会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会供出自己的兄弟,还是干脆咬紧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