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明和暗斗的晚宴(第3/4页)

韩文庆慢条斯理地说:“我这次在北京开会,听到一位专家的发言,很有意思。他说咱们公检法都是掌握刀把子的,可这三家拿的刀却大不一样。公安局拿的是杀猪刀;检察院拿的是刮毛刀;法院拿的是剁肉的大砍刀。换个说法,公安局是杀猪的;检察院是刮毛的;法院是卖肉的。办理刑事案件,最重要的是公安局这把刀。这猪能不能杀死,杀的对不对,关键就看公安局这一刀。公安局破了案,就算把猪杀死了。然后检察院要把这猪毛刮干净,也就是要把证据整得漂亮的,送到法院去卖。法院接到之后,按照法律规定,该砍就砍,该剁就剁,然后下判,就算把猪肉卖了出去。这位专家还说,当前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就是这种以侦查为中心的流水线模式。虽然法律要求公检法三家不仅要互相配合,而且要互相制约,但实际上第一道工序最重要,前面错了,后面往往也就跟着错。再说了,公检法,公检法,公安是头,法院是尾。就算公安杀出个豆猪,法院也得照样卖!”

郝志成眯着眼睛问:“这位专家还知道啥是豆猪?”

韩文庆笑道:“最后这句是我加上的!我觉着,这位专家说得挺在理。”

谷春山说:“这专家就是有学问,说出话来,既通俗易懂,又有深刻的道理。我有一次到省里学习,也听一位专家讲过公检法三家的关系。他说,公安局是做饭的,检察院是卖饭的,法院是吃饭的。过去经济不发达,都是做饭的说了算。公安局做啥饭,检察院就卖啥饭,法院也就吃啥饭。现在经济发达了,变成吃饭的说了算。法院想吃啥饭,检察院就得卖啥饭,公安局就得做啥饭。就像今天,韩院长喜欢吃肉,郝局长立马就安排了这些野味。”

韩文庆说:“谷书记,你这话就说走板了。今天咱们可是为洪博士安排的。”

“对对,韩院长的话完全正确。你们看,人都是会犯错误的吧?我们要是不犯错误,那正确道路上还不早就人满为患啦!我自罚一杯。”谷春山举杯一饮而尽,“说到错案嘛,公检法三家都有责任。不过,甭管谁的责任,都是我们政法工作中的失误,都应该坚决纠正。洪博士,我也表个态:只要你工作需要,我们公检法三家都会全力支持。”

韩文庆带头鼓掌,“还是书记说话有气魄!”

谷春山忙说:“我说的只是我们滨北县的公检法。其实,我们都是在韩院长的领导之下。韩院长,我俩整一杯吧?”

两人干杯之后,郝志成说:“哎,咱们这可是八小时之后的朋友聚会,你们咋还老想着工作上的事情。太累!我说卫华,你们老师大老远来的,你还不整点儿节目?”

楚卫华站起身来,说:“洪老师,我敬你一杯啤酒吧!”说着,他就给洪钧的玻璃杯中倒啤酒,但因倒得太急,杯子里有大半杯沫子。

郝志成在一旁笑道:“卫华的技术太差。倒啤酒的诀窍是八个字——歪门斜倒,杯壁下流!”说着,他拿过一个干净杯子,示范了一遍,果然杯子里的啤酒几乎没有一点沫子。

楚卫华说:“我今天又跟郝局长学了一手——歪门邪道,卑鄙下流!”然后他把自己杯中的啤酒一饮而尽。

洪钧此时觉得胸中充满豪情,于是就把郝局长倒的那杯酒和楚卫华倒的半杯酒都一饮而尽。众人鼓掌叫好。

又喝过几轮酒之后,洪钧自觉不胜酒力,便有意告辞。谷春山看出这一点,就提议用“杯中酒”结束晚餐。

洪钧反复与韩文庆等人告别之后,由楚卫华开车送回松江宾馆。

在汽车里,洪钧对楚卫华说,“刑警队的那个……吴队长挺逗,光知道吃酒……喝菜,老也不说话。”

楚卫华被洪钧那略带醉意的话逗乐了。

洪钧瞪着眼睛问:“你笑……什么?”

“我没笑啥。洪老师,你今天可喝得不少。”

“我的酒量……还可以吧?”

“要我说,真是大可以啦!”楚卫华小心翼翼地开着车,“你说吴队长不爱说话,他这人就那脾气,所以人们都叫他‘吴老蔫儿’。不过,他也就是在这种公开场合上不爱说话,平时在下边说话也嘎着哪!我听说,他办案也很有一套,特别是审讯,再刁的家伙到他面前也得趴架!”

“你们的韩院长和那位谷……书记也挺有意思,好像都……话里有话。”

“这事儿吧,挺复杂。最近,我们这里要‘地改市’。如果滨北地区改成了滨北市,那就能提拔一些干部。据说,韩院长和谷书记都是未来滨北市政法委书记的热门人选,俩人在暗中较着劲呢!”

“他们可别跟我……较劲。”洪钧打了个酒嗝。

“那不能。只要你不影响他们的前程,他们一准对你很客气。其实,他们这样斗,对你也有利。这么说吧,如果他俩一条心,你这个案子即使真有错,恐怕也很难改判。现在呢,他俩都想找对方的毛病,倒给你提供了机会。你明白我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