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2/3页)

“汤川先生。”节子跟他打了个招呼。听到有人叫自己,汤川这才转过了头来。

“哟。”汤川停下脚步。节子也停下了车。

“您下班了?”

“嗯,差不多吧。”汤川往副驾驶座上看了一眼。

恭平解开安全带,把头伸向驾驶座一侧的车窗。

“我和姑父一起去了趟海边。”

“是吗?挺好的。”

“汤川先生,如果您是要回旅馆的话,不如就上车一起走吧。我们也是准备回去呢。”节子说道。

“可以吗?”

“当然可以。”

汤川的脸上稍稍表现出了一丝疑惑。但片刻之后,他就说了句“那就恭敬不如从命”,横穿过马路,绕到车子的左侧,打开后车门钻进了车子。汤川在重治身旁坐下,说了声“谢了”。

“博士,DESMEC的那些人今天是不是又犯傻了?”恭平扭过头来,问道。

“倒也说不上犯傻,但做事还是让人火冒三丈。他们的组织实在是太过复杂了。正所谓‘艄公多了船上山’啊。”

“什么意思?那艘船还能上山?”“不是这意思。这话是说,指手画脚的人太多,搞得事物向着莫名其妙的方向发展的意思。对了,这辆车是旅馆里的吗?我看车身侧面还写着旅馆的名字。”

“对。”重治回答道,“之前是用它到车站去接送旅客的。但最近一段时间几乎就很少有人来,平常也就顶多会用它来接送一下我罢了。”

“老板你自己不开车吗?”

“以前也开,只是现在我这身体,想踩个刹车都费劲,所以就没有自己开了。”

“是吗?”汤川在车内环视了一圈,“警察有没有问过关于这辆车的情况呢?”

“问情况?问什么情况?”

“今天我听DESMEC的那些家伙说,警方似乎对案发当夜停在附近的车辆展开了一些调查。不光只是找车主询问情况,有时候还会到车上仔细查看一番呢。”

“哦,您说这事的话,”重治答话说,“前天夜里,警方的鉴定人员倒是来调查过这辆车的情况。只不过我却没搞明白他们到底想查些什么。”

“估计是想调查一下一氧化碳的产生源吧。昨天白天,县警的刑警不是到旅馆去了一趟吗?他们也找我询问了不在场证明。我当时问他们说,是否已经确认了一氧化碳的产生源,结果他们的负责人却满脸的狼狈。据说,那具在岩石地里发现的尸体,死因其实是一氧化碳中毒。但因为警方也不清楚死者究竟是在何时何地中毒身亡的,所以就只能一辆一辆地去调查车子了。”

“博士。”恭平开口道,“什么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什么区别吗?”

或许是对恭平的问题感觉有些意外的缘故,汤川表现出了一丝的吃惊。但很快,他便恢复了冷静,点点头,看了看重治。

“有关这一点,或许还是你姑父更擅长一些吧。毕竟,当年他可是这方面的专家——今早我听成实小姐说,您之前曾在‘有马发动机’工作过。”

“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重治生硬地笑着说。之后,他把脸转向了恭平,“你知道什么是二氧化碳吧?也可以叫做CO2。”

“知道。它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吧?”

“对。它是一种物体燃烧时释放出的气体。但如果物体燃烧得不够充分的话,那么就会释放出另外的气体来。这种气体叫作一氧化碳,别名CO。”

“如果吸入了这种气体,人就会死吗?”

“有这种可能。”

“嗯,真可怕。但它和车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嘛……”重治舔了舔嘴唇,接着说,“车子不是会排放出尾气来的吗?尾气里边,也含有这种一氧化碳气体的。”

“哦,是这么回事啊。”恭平点点头,看了一眼汤川。

“你的讲解真是浅显易懂。”汤川对重治说道。

“呃,这么点儿知识,倒也没什么……”话说到最后,重治的声音开始变得含混起来。

“我补充一句。”汤川回头看着恭平,说道,“警方调查车辆的原因,应该并不在于汽车尾气。”“那又是为了什么?”

“刚才你姑父说过,如果燃烧不充分的话,物体就会释放出一氧化碳来。那么,这种气体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呢?简而言之,就是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之前大人们有没有跟你说过,不要在密闭的房间里长时间使用炉子呢?比方说,如果在车内这种狭小的空间里点燃火炭的话,那么立刻就会产生不完全燃烧现象,释放出一氧化碳来的。警方大概是在怀疑,那具在岩石地里发现的尸体,或许就是因为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而中毒死亡的。所以他们才会对镇上的车辆展开调查。”

嗯。恭平点了点头,但立刻,他便又想到了另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