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心灵的创伤(第3/4页)

“我是长濑家的老人儿了,甭管谁,只要在这儿住过一宿,准忘不了。”女侍者说着老板的名字,使劲把上身向前挺了挺。

“真了不起,十几年前的事还记得这么清楚!”

“太太和儿子好吗?儿子工作了吧!记得那时刚上小学。”

“唉,别提他了,只长了个大个头。”见町野不愿意谈这个,女侍者赶紧换了话题。

3

第二天吃过早饭,町野想到街上走走,于是出了旅馆。

日程很宽松,町野想在高山多待几天。他不喜欢那些装模作样的建筑和靠人工装饰的旅游街。较之那些远近闻名的名胜古迹,他更喜欢漫步在那些不知名的背街小巷,那里渗透着古老的气息。

来高山旅游的人很多,也许是为了迎合游客的喜好,高山的街面上依然保持着过去的古朴。太多的修饰将洗去历史的本来面貌。高山的一草一木都印刻着历史的痕迹。

今天虽然不是节假日,但上三町一带的古文化街上挤满了观光的游客,使人想起东京浅草商店街的热闹场面。古朴的街道现在变成了商店街,但古朴本身作为一种商品也焕发出勃勃活力。一到夜晚,打烊后的商店街使人一下子好像又回到了江户时期。

街道两旁低矮的店铺一直伸向小巷的尽头。这里的生意人全然没有京都观光地流行的那种唯利是图和市烩作风,依然保持着古朴的纯洁。但目睹着眼前熙熙攘攘、擦肩接踵的人群,这种古朴和纯洁又能维持多长时间呢?

町野在上三町的街上无目的地走着,想不起该去哪儿好。走着走着,突然想起促成这次高山之行的六瓤系骰。

对呀,何不到那家商店去看看。记得它就在日下部家的对面。

穿过上三町来到安川街,街上一下静了许多。再往前走,是江名子川,过了桥就看见日下部家和旁边的吉岛家了。两家虽然都对公众开放,但游客似乎更对日下部家情有独钟。

十几年了,日下部家对面做紫杉雕的小店还在,十几年前那个六瓢系骰就是在这儿买的。小店上面“八幡洞”的招牌依然可见。

小店主人的脸庞已经记不清了,走进店里,只见一个男人正低头做着手中的活计。一定是店主人。店里十分冷清,与对面的日下部家形成鲜明的对照,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店内摆放着做好的各种工艺品,有吓人的鬼面具,还有摆件、木盆、茶托等。都是以紫杉为材料雕琢而成,哪一件都透出浓重的地方特色。除了手工雕刻的工艺品,还有各种机制的纪念品,如六瓢系骰、木屐、狸猫、青蛙、汤勺、印盒、茄子等。紫杉是歧阜县的县树,据说古时在天皇即位时以紫杉为材料做成紫杉笏向天皇献纳,所以被称为“树中之皇”。

“脚蹬木屐走四方,钱财不尽滚滚来。”(脚和钱在日语中同音。——译者注)店主人煞有介事的介绍和十几年前完全一样,町野觉得好像妻子和儿子就在身边。当然店主人早已不记得他了。

“狸猫四肢发达,前腱有力,可以走鸿运挣大钱”。(四肢发达和赚钱在日语中谐音。——译者注 )

“打着伞喝酒,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有德有利”。(日语德利是酒壶的意思。——译者注)

“青蛙就是平安到家、返老还童、死而复生、失而复得……”

记得聪子听到这儿就咯咯地笑得前仰后合,公一则瞪着两只大眼睛显得似懂非懂。

“茄子的意思就是说,小孩要听大人的话。茄子开花就结果,大人的话是金科玉律。”

记得当时很多人听了店主人的介绍后,都纷纷解囊求购。他们连同六瓢系骰也买了一套。十几年了,当时的一套现在只剩下了六瓢系骰,六瓢又少了一瓢成了“五瓢”,不知道这是不是当年给公一买的那个。

“请问,这个六瓢系骰是您做的吗?”听完店主人的介绍后,町野问道。

“这是从批发店进的。”

“除了您这里,哪儿还有卖的?”

“6月初的时候,一位东京来的警察也这么问过。”

“大概是玉川警署的永井吧。”

“高山很多地方都卖。”店主人不假思索地回答。

“除了高山,别的地方卖吗?”

“好像……”

“六瓢系骰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卖的?”

“我在这儿已经干了二十多年了,从开店的时候起一直在卖。”

“噢,那卖出去相当多啦。”

“做这个的在高山只有一家。老板身体不太好,已经好长时间不做了。怎么回事?”

“……没什么,随便问问。”町野支吾了一句。

4

离开八幡洞,町野径直向吉岛家走去。较之邻旁的日下部家的喧嚣,这里显得十分清静。日下部家的建筑豪华而粗犷,而这里则给人一种幽静细腻之感。同样是古朴的建筑,但两家风格各异的结构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印象。日下部家适合于新婚夫妇蜜月旅行,而吉岛家则是一个人怀旧旅行的理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