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赤坂高级公寓801号房间血案(第4/6页)

城市人所采取的不干涉他人内政的明哲保身的态度,却保全了十分重要的犯罪现场,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检验人员在室内进行了彻底的搜查。他们想,即便没指纹,哪怕能从这保存完好的现场中找出作案人遗忘的东西或与之有关的参考物品也好。结果一无所获。

门胁美纪子是案件的第一发现人,必然会受到严格的盘问,盘问她的是那须警部。

“如果方便的话,你能告诉我你和国井的关系吗?”那须看对方是个非常年轻的女子,又听说她是福利省一位要员的女儿,所以在说话时很注意措词。他并不想把受询人按其身份分成三六九等,但他认为必须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情况,准确理解受询人在案件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受害者的感情,考虑受询人的身份和性格,在询问的态度和方法上要充分斟酌。

更何况这次受询问的对象是一位高级官员的女儿,如果在询问中出了差错或漏洞,她父亲可能会出来干预。还是尽量避免节外生枝的好。

“朋友,”美纪子简短地回答了那须的问题。那须觉得她是个眼神动人的女子。

“朋友的范围很广,你们属于哪一类呢?”那须想,这样提问她可能会发火,但还是果断地问了一句,因为这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既然她能一个人拜访住在公寓里的年轻单身男子,尽管是在白天,也说明她与被害者的关系相当亲近。

“国井向我求了婚。”美纪子毫不打怵地回答。

“那么,你们订婚了吧。”

“没有,我还没明确答复他的求婚,可是我正在考虑答应也行……”美纪子嘴唇颤抖着,说不下去了,她想起了发现死尸时的情景。

“让你难过了,真对不起,请你尽可能详细地谈淡你如何发现国井被杀的。”那须问到了核心问题上。

“公寓杀人案件”的侦查本部设在赤坂警察署,参加本部工作的有以那须警部为首的主要负责“公寓杀人案件”的10名警察,他们属于东京警视厅搜查一科第四股。另外还有从警视厅来的机动侦查班和赤坂署的刑警,共计30余人。

侦查本部负责人是那须。本部勘查完现场之后,认为以下三种人有作案的可能:

首先,可能性最大的是与被害者关系密切的人,用刑侦术语叫做“熟人作案”。

其次,是与被害者不相识,但有些间接关系的人,这叫做“间接关系人作案”。

再者是“流窜犯作案”。

侦查本部的刑警们,每二人一组,集中精力调查上述假设。各组分别承担以下的调查工作:以作案现场为中心的作案人踪迹的调查,作案人对作案地点熟悉程度的调查;被害者同作案人私人关系的调查。

在成立侦查本部的当天,召开了侦查会议,会上综合讨论了初步的调查结果,分配了各刑警的主管任务,搜查一科的科长作了指示。

第二天早上8点,刑警们集中到本部,他们翻阅资料,制订出当天的侦查计划后,便按照那须股长的布置,一起离开本部,去进行正规的调查。

下午,正当刑警们的侦查工作处于高潮时,检验人员作出了尸体解剖鉴定书。

解剖鉴定书上说,被害者死于前天夜里,即3月22日凌晨2点至3点,这与第一天推算的死亡时间一致。

致命伤是心脏上的伤,一把刃宽头尖的利器穿透了心脏,出血很多。

后背的伤损坏了右肺的下部。鉴定书上说,无论哪个是第一道伤,都足以致死。检验人员慎重地回避了伤口的顺序问题,这说明经过解剖也没能确定罪犯下刀的次序。

傍晚,刑警们从各自的调查地点返回本部后,那须召集他们开会,让大家谈谈一天的调查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

调查“间接关系人作案”和“流窜犯作案”假设的刑警无任何收获。看来这两个假设都不大可能成立。调查“熟人作案”的河西和草场却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草场,好像你们得到了什么线索。”那须警部指名让草场发言,他从草场和河西的面部表情上看出他们可能有收获。草场站了起来。别看他长着一副法国喜剧演员式的迟钝相貌,其实是个高明的侦探,很善于深入探查案情,因而他成为那须股的得力干将。

“我们首先从门胁美纪子这条线索进行调查。”调查顺序基本上是固定的。首先调查被害者的家属、亲戚、朋友,检查被害者的日记、笔记,再调查被害者的出生地和生前住处,还要调查被害者的左邻右舍以及业务上有来往的人。

案件的最先发现者——门胁美纪子声称她和被害者仅仅是“朋友”关系。

侦查本部当然不相信这富有浪漫色彩的供词。虽然亲自盘问过美纪子的那须警部从她的神态上分析觉得她的话可信,但又认为单凭外表来相信她是危险的,因为她毕竟是个在男女交际上没有约束的现代女郎,既然他们马上就要订婚肯定发生过更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