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军事政变的野心(第2/7页)

“美代的名册”中记载着下列人物,其中主要是防卫厅方面的重要官员:

陆上自卫队上校:柴田维文,中央总监部第二部长。

陆上自卫队上校:中村音松,第一〇一伞兵团副团长。

陆上自卫队上校:塩川恭次,第二〇一步兵团团长。

陆上自卫队上校:浜口武雄,那须学校步兵团教育部副部长。

陆上自卫队上校:菊地透,第一〇三直升飞机队队长。

此外还有上尉、中尉等年轻军官。

政治家方面,有德岛清隆为首的民友党鹰派议员,他们大多是该党年轻议员所组成的“芙蓉会”的成员。在调查这些人物的身世时获得了意外的收获。

首先,柴田上校是过去策划“三矢作战”的激进派成员之一。塩川上校与“三无事件”的主谋者川南工业会社的社长川南丰作有关系。中村上校的第一〇一伞兵团是自卫队最有名的精锐部队,队员个个都是身强力壮、善战的优秀战士。该团是由一批经过严格审查合格后接受突击队训练的队员组成的。每一个队员都是潜伏、伏击、破坏、干扰等的专家,不愧是陆上自卫队最优秀、最精锐的“人材武器”。塩川上校的二〇一步兵团是一支仅次于伞兵团的勇猛部队,他们多数是经过突击队训练的队员。

浜口上校的那须学校是训练突击队员的地方。该校是把美国引进的突击队员教育和日本的传统教育相结合,成为日本版突击队教育的母校。

此外,还发现“美代的名单”上的这帮家伙,是在前年二月的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被在野党揭发出来的“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兵学研究会政变研究班”的成员。

“三矢研究”是自卫队干部所进行的“昭和三十八年度(即一九六三年度)总合防卫图硏究”,是为了配合美军对中共的作战而研究的自卫队行动计划,因此被称为“三矢”。“矢”的第一支箭是指关岛的第三航空师,第二支箭是指地对地弹道导弹(ICBM),第三支箭是北极星潜艇。另一种说法,“三矢”是根据毛利元就(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译者注)以三支箭教育孩子团结的故事取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象征着“昭和三十八年”的意思。昭和四十年(一九六五年)二月十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由于社会党的冈田春夫议员就这个绝密研究进行揭发、质问而表面化。研究内容除了纯军事性的作战之外,还研究了战时国家的非常体制等政治领域的问题,因此引起国会的重视,并设立特别委员会进行审议。(引自自由国民社出版的《现代用语的基础知识》。〉

“三无事件”是战后发现的绝无仅有的军事政变计划。

主谋者川南丰作是富山人。一九三六年买了长崎县的松尾造船厂后进入造船界,并勾结军部,成立被称为“川南王国”的川南工业会社,一下子掌握了拥有十万吨级船坞的东洋最大的造船厂,被认为是造船界的奇人。

川南的军事政变计划其所以被称为“三无事件”,是由于它的口号:(一)一个月的收入在五万日元以下的免税(无税);(二)消灭失业(无失业);(三)解除军备(无战争)。川南等人以实现这三项政策和摧毁左翼革命为目的,决定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九日这一天用民间和自卫队的武装力量袭击国会、监禁阁僚和议员,宣布进入非常时期,一举实现其目的。人员的训练,名义上是由三无私塾的校长川下佳节担任,但实际上是川南一个人在跳独角舞,武器装备也只搞到二支来福枪。因此法院的判决书说它只是“进行单方面的呼吁和物色人选”,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计划。虽然适合《破坏活动防止法》,但定罪时最重的川南也只判处两年徒刑,另有二人判处一年零六个月徒刑,五人缓期执行,四人无罪。(引自猪野健治写的《战后史中的幻想的军事政变》,刊载于《月刊笔》杂志一九七一年四月号。)

参加者是“五·一五事件”的余党三上卓和旧陆军士官学校第五十九和第六十期毕业生及国史会、菊旗同志会等右翼团体。自卫队虽然也受到邀请,但没有参加。

德岛清隆是芙蓉会的领导,他的激进言行经常遭到人们的物议。他认为把本国的防卫委托别国来做,世界上没有先例。主张日本应修改宪法第九条,承认自卫队是国家的军队,给予高度的核装备,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听说他还出席过自卫队干部学校兵学研究会。土谷在萩生的协助下获得了上述调查成果后,对他所预想的羽代“计划”,更加有把握了。

“你认为松原君是由于发觉这个计划而被消灭的吗?”萩生的口气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