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草场风云录】第二章 大嘴球员(第2/8页)

我见六中的球队队员及六中学生都有点郁闷,这也是没办法的。本来这一球就该是我们的进球,加上对方逍遥庭辩队对本场庭辩毫无准备,还感冒了两个人不上台,他们的轻敌才是他们最大的败因。尤其是那个杨意,说什么接受这场庭辩,那他到底做了什么?连一个证人都没准备,从头到尾就那么一件证物,还在开场一分钟后就被推翻了,这支庭辩队到底有什么强的?

当我看见杨意那不红不乱的神情,好像并没有快要失败的感觉。难道他还有什么要说的?现在他已经不可能挽回败局了吧。再说不久后就要展开决赛了,时间不等人,主裁判不会允许我们再拖拉的。

可是杨意还是站了起来,拿起话筒朗诵道:“主裁判,起诉方辩友,还有各位到场听众。”

这么认真干什么?不服输也不至于这样吧。

“一开始,我接受了你们大家的观点,一直没有提出质疑。但事到如今,我想借此机会提出这个质疑。”

什么疑问你快说吧。

“比赛开始时球门线所在的位置,就是球门线的确切位置。——刚才是这么说的吧?”

主裁判点了点头,天琳她们也没有反对意见。

“我想问的是,王天琳,昨天那一球真的落进了比赛开始时所定好的球门范围了吗?”

当然落进了,只是球门线退后了30厘米嘛!

“球门线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它应该与球场那45米的宽线,也就是‘底线’呈一条直线吧。”

没错呀。

“可是,昨天你们望着球门框与球门线时,有谁注意到了那条底线呢?如果当时的球门线与底线,是完完全全连接在一起的,我真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会说:球门线后移了30厘米。”杨意认认真真地说,“若球门线真的后移了30厘米,那岂不是整个球场的边界线,全都跟着移动了30厘米吗!?”

“管整个球场的线做什么?”天琳说,“参考球门线和横梁就够了!球门线在横梁的30厘米后方,那球门线当然后移了30厘米。”

“我们刚才已经确认,得分的关键是参考比赛开始时球门线所在的位置。王天琳,倘若球门线从比赛开始至结束并没有一丝移动,那一球就落在球门线的前方,也就不能得分了!对不对!”

“没有移动?那为什么会有30厘米距离!?比赛开始时,球门框和球门线经过检查,是对齐的!”

“不错,比赛初期的场地并没有任何问题,是比赛中途产生的变化。但是,比赛中途,移动的并不一定是球门线!”

这话一出,不管是我还是起诉方的几位,就连主裁判都觉得讶异。杨意提出的观点岂不是颠覆了我们最开始的判断,颠覆了我们本场庭辩的基准,要一切从头再来了!?

“球门线没有后移的话,那当然是……”杨意慢慢说道,“球门框,被人前移了30厘米。”

我似乎全身在往外冒鸡皮疙瘩。要说这是灵异事件,也太灵异了。昨天的球赛我们可是从头看到尾的,根本没注意到有什么人去搬动球门,所以从来没考虑过球门框移动的可能性。杨意到底是怎么想出这种恐怖东西来的?吓死人了!

“起诉方辩友,你们凭什么说是球门线后移了30厘米!?”

被杨意质问到此,天琳原本不动声色的脸上似乎产生了一丝疑虑,万雪霏虽然没有什么反应,但我可以猜到她一定也对杨意那忽然冒出的发言始料不及。我更想问的是,辩护方真的没有为这场庭辩做准备吗?他们真的是在即兴发挥吗?杨意居然能提出这种连我方,连全场观众,甚至连主裁判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不,刚才我一直觉得,天琳的话语中似乎一直在回避着什么,也许就是这一点。她早就想到了移动的可能是球门框,所以她担心对方会提出这个质疑,所以在台上偶尔使用了拐弯抹角的说法。而杨意极有可能是中途想到的,看来他的脑瓜子不在天琳之下,怪不得他是六中最强的辩手,不是一个花瓶。

“反对!杨意,你能证明是球门框前移了30厘米吗!?”天琳反问道。

这没什么好问的,他当然不能证明了,因为他们没有准备。

“反对,王天琳,你又能证明是球门线后移了30厘米吗?”杨意如此驳斥,意在吃准了我方也没有确凿证据。

天琳想了想,万雪霏也没有发言,这种东西要怎么证明啊!更何况双方辩手都只准备了一天,谁能证明谁就无敌了。而杨意这时反倒乘胜追击:“我倒想问问你们,球门线怎么会移动?要说能移动的,只有球门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