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夏日最后的和声】第一章 寒露时分(第2/8页)

不过看到推荐价格我就又不想尝了。一杯苹果寒露就19元,太贵了,还不如喝两块钱一罐的可乐便宜实惠。既然这么贵,为什么上面说每天放课后那间寒露时分都会坐满学生呢?往下阅读我才大致明白,寒露时分之所以人气旺盛,主要并不归功于它的饮料,而是它的环境氛围。

除装潢华丽外,寒露时分的中心还设有个大舞台,每天都有云起市著名的美少年学生偶像歌手上台献歌,引来了不少粉丝和观众的热烈追捧。

我忍不住问斯文:“我们云起有学生唱歌?而且还是偶像?”

斯文说不知道。他关心的只有2D卡通人物,对真人偶像毫无概念。我对偶像什么的也不太了解,便转而问前排的陈心语,我们云起市的偶像学生歌手是谁。

陈心语回头听了我的问题后先是张大了嘴,然后目光变得惊诧,眉毛上举,颔骨下垂,额间仿佛写着七个大字:我看见火星人了。

她的回答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反问我:“你放学后没去过寒露时分?”废话,我每天放学都在打锄大D,哪有机会去。“你去看看就知道。”说完这两句她就转回头去了,仿佛背后也写着七个大字:不和火星人说话。

真有这么火星吗?至于连个姓名都不屑于告诉我吗?我一不追星二不八卦,虽然很少看电视但我至少会爬上互联网呼吸空气,对不知道的事情也就随口一问而已,并没多大兴趣,我怎么会真的为了一睹学生偶像的风采而顶着烈日专门跑一趟寒露时分呢。

我边上的斯文也没一点兴趣,但根据周围同学的神情态度及谈话内容看来,他们似乎大部分都去过。真不知道我国的跟风陋习怎么还没得到改善,我甚至听见教室外的邻班同学也在讨论寒露时分。

不对,隔壁貌似不是讨论,更像是谁在怒吼。从10班方向传出的一阵暴躁女声如洪水决堤一样,把我们11班的一窝蜂全冲得安静下来,都仔细聆听去了。

虽然隔着一堵墙不听太清,但那声音似曾相识,内容好像是说什么寒露时分,什么偶像歌手,什么骗人,什么全体之类。光是这些零星的词也听不懂那边在说什么。直到天琳这个当班长的张嘴开骂以控制全班局面:“理人家干嘛?你们还算是实验中学新一代的学生吗?一点自主意识都没有。我们要走自己的风格!继续一窝蜂。”全班才又吵嚷了起来。

虽说我对今天的事情并不感兴趣,但或多或少也会在同学们的言谈中听到一点风声,加上我那敏锐的生物第六感感受到早晨的事情在学生中闹得很大,仿佛一上午下来,全校除了我都知道了。也就是说,今天的我依旧火星不改。

火星就火星了,我不介意。现在的我白天关心的只有课堂上那些复杂透顶又不知怎么推倒出来的算式,和我们王牌庭辩队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新的辩手和接到新的委托而已。

不过巧合往往发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这在电影小说里经常出现。打个比方,王子被杀的瞬间总有公主上前挡刀,公主被杀的瞬间总有骑士上前挡刀,骑士被杀的瞬间基本没人愿意去挡刀了,万念俱灰之际,儿时女玩伴给他的坚硬护身符替他挡下了这一刀。同理,我身边发生的故事也充斥着巧合。即便我对寒露时分已经失去了兴趣,但我万万没想到我有机会前去还不用自己掏钱;即便我对偶像学生歌手也不感兴趣,但我真想不到那个人和自己的缘分居然深不可测;即便我对隔壁班的事情更不感兴趣,但越不感兴趣事情就越冲着自己来,把我关心的事和不关心的事就这么凑巧地衔接到一起了。

事情要从今天的放学时段讲起。

放学后我一如既往地收拾书包撤退,去处不用说,当然是办公楼610,王牌庭辩队的活动室。之所以我非去那里不可,是因为我曾有一天没去,回家走到一半却被天琳以“队长必须参加社团活动”为由硬生生地召唤回去了。今天活动室里的情况也和往常一样。我推开门,门后的胸罩一晃开,就能看见里面的天琳在圆桌前洗牌,崔隽坐在窗边转笔,苏可还没到,她每天都最晚来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貌似她是为了等班上全部人都离开教室后再来,否则被人看见会害羞。

我实在想回家写作业啊,又不好直接向天琳提,便像花骨朵一样含蓄地走到崔隽身边聊道:“你觉得这种状况还要持续多久?”

崔隽耸了耸肩,说:“顶多三年。”

“那你认为,是不是该换换了?”我装模作样继续问他。

“也许吧。”崔隽回答说,“虽然张叶你是队长,但这方面主要得参考王天琳的意见。”